中小银行密集下调存款利率
2025年10月23日
字数:2722
在银行业整体存款利率下行的大趋势下,中小银行通过调整利率,可趁机缩小自身在负债成本方面与大行之间的差距。
本报综合报道 进入2025年四季度,中小银行存款利率调整节奏显著加快,密集下调态势持续显现。据不完全统计,10月以来,平阳浦发村镇银行、嵩县兴福村镇银行、汕头湾海农商银行、昆明官渡沪农商村镇银行等10余家中小银行已先后发布公告,对旗下存款产品利率进行下调。
本轮存款利率调整仍以定期存款为主要对象,从调降幅度来看,长期限存款产品“受影响最大”,三年期和五年期存款利率下调幅度居前,降幅多集中在15至40个基点,部分银行最大下调幅度甚至达到80个基点。
经过多轮存款利率下调后,存款利率长短期倒挂现象进一步凸显,甚至出现“存三年不如存一年”的情况。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存款利率长短期倒挂的出现,与市场利率下行预期、银行主动调整负债结构等因素密切相关。银行通过降低存款利率,尤其是重点下调长期存款利率,可有效优化自身负债结构、控制资金成本,进而缓解净息差收窄带来的经营压力。
最大下调幅度达80个基点
10月21日,平阳浦发村镇银行公布的新存款利率正式生效。调整后,该行三个月定期利率为0.7%,六个月定期利率为0.95%,一年定期利率为1.15%,二年定期利率为1.2%,三年定期利率为1.3%,五年定期利率为1.35%。
对比该行上一次公布的存款利率,此次调整覆盖多类产品:活期存款利率下调20个基点,降至0.05%;定期存款中,三个月期、六个月期、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五年期利率分别下调40个、35个、35个、50个、80个、80个基点;协定存款与通知存款利率也均有不同程度下调。
近期加入存款利率下调阵营的中小银行不止平阳浦发村镇银行一家,且部分银行在2025年内已多次下调存款利率。
10月13日,上海华瑞银行发布《关于调整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的公告》,将3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率从2.3%下调至2.15%。而就在9月末,该行刚刚完成对3年期、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的下调。
今年以来,上海华瑞银行已合计7次下调存款利率,具体时间分布为1月份1次、4月份2次、5月份1次、7月份1次、9月份1次、10月份1次。调降对象主要聚焦3年期和5年期中长期存款,其中3年期存款利率从2024年年末的2.8%降至2.15%,5年期存款利率从2024年年末的2.8%降至2.1%。
9月底与上海华瑞银行同步下调存款利率的中小银行,还包括天津金城银行、河南洛阳农商行、洛宁农商行等。其中,河南洛阳农商行自2025年9月25日起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调整范围涵盖活期存款、通知存款及各期限定期存款,最高降幅达35个基点。
在此之前,江苏银行、南京银行等多家区域性银行已率先启动存款利率调整。两家银行均将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由1.85%下调至1.75%。吉林龙潭华益村镇银行则自8月20日起调整存款利率,活期存款年利率由0.2%降至0.15%,个人储蓄定期存款中,3个月期、6个月期、1年期、2年期年利率均下调10个基点,3年期、5年期年利率下调20个基点。
山东省高密惠民村镇银行也发布公告称,个人定期存款6个月期、1年期、2年期年利率均下调10个基点,3年期、5年期年利率下调20个基点。此外,浙江省嵊州瑞丰村镇银行、吉林省白山浑江恒泰村镇银行等多家中小银行,也先后宣布下调多个期限存款产品利率,调整幅度多集中在10至20个基点。
经过多轮调整,目前全国性银行3年期、5年期定期存款挂牌利率已全部降至“2字头”,部分银行相关利率甚至直接降至“1字头”。
缓解净息差压力
对于中小银行密集下调存款利率的原因,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分析指出,调降存款利率有助于银行降低负债端成本,缓解净息差收窄压力,进而提升盈利能力。同时,存款利率下降可为贷款利率下调创造空间,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更好支持企业融资需求。此外,在银行业整体存款利率下行的大趋势下,中小银行通过调整利率,可趁机缩小自身在负债成本方面与大行之间的差距。
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高级分析师艾亚文也表示,当前中小银行面临持续收窄的净息差压力,降低存款利率是其缓解负债端成本的重要手段。
金融监管总局网站公开数据显示,2025年二季度,商业银行整体净息差为1.42%,较一季度微降0.01个百分点。从机构类型看,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二季度净息差较一季度均出现下降,城商行、农商行二季度净息差则与一季度持平。
从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走势来看,2024年LPR经历两轮下调,国有大型银行随后引领两轮存款利率下调;但2025年仅5月调降过一次LPR,截至10月,LPR已连续5个月“按兵不动”。
目前,无论是企业贷款利率还是个人贷款利率均处于低位。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公布的金融数据,9月企业新发放贷款平均利率约为3.1%,较上年同期低约40个基点;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平均利率约为3.1%,较上年同期低约25个基点。
中信证券分析认为,2022年至2024年是高息存款集中存入期,这些存款将在2025年至2026年陆续到期,叠加存款定期化趋势有所缓解,存量存款利率将迎来十年来最大幅度下行,这一变化将对缓解银行净息差压力起到积极作用。
存款利率长短期倒挂频现
伴随着各期限存款利率的差异化下调,目前国有大型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行、农商行等各类银行机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存款利率长短期倒挂现象。
例如,建设银行App显示,该行三年期存款最高利率为1.55%,五年期存款最高利率为1.3%,五年期利率低于三年期。招商银行App显示,该行三年期、五年期存款利率分别为1.25%、1.3%,且仅有整存整取的普通定期产品;而三个月期、六个月期、一年期、二年期则推出1000元起存的“享定存”产品,利率分别可上浮至1%、1.2%、1.3%、1.4%,其中一年期存款利率高于三年期,倒挂特征明显。
“目前我行三年期存款利率最高可达1.75%;五年期存款利率与二年期存款利率持平,均为1.6%,低于三年期存款利率。”江苏银行北京市海淀区一家网点工作人员介绍道。
中国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员莫开伟在研报中分析认为,当前中小银行下调存款利率并非偶然,而是与经济现实存在一定内在关联。从积极层面来看,中小银行下调存款利率有利于整体改善中小银行经营生态,对防范化解我国银行业风险起到推动作用。
艾亚文表示,当前储户存储长期存款的意愿较强,银行通过下调中长期存款利率,可优化自身负债结构,应对存款定期化带来的成本上升问题。
开源证券分析师刘呈祥则从存款定价策略角度指出,银行调整存款利率有优化负债结构的考量。2025年内到期的高息长期定期存款数量较多,叠加息差压力较重,因此银行主观上存在引导存款短期化的意愿,具体采用“做短压长”的策略,操作中可能通过给予短期定期存款一定激励,引导客户存款由中长期向短期分流。
刘呈祥进一步表示,银行当前的负债策略隐含存款利率进一步下调的预期。从历史规律来看,长期定期存款的挂牌利率下调幅度通常较大,因此若银行预期未来存款定价仍有进一步下调空间,将尽量避免在降息环境中吸收过多长期存款,以减少后续负债成本压力。
本报综合报道 进入2025年四季度,中小银行存款利率调整节奏显著加快,密集下调态势持续显现。据不完全统计,10月以来,平阳浦发村镇银行、嵩县兴福村镇银行、汕头湾海农商银行、昆明官渡沪农商村镇银行等10余家中小银行已先后发布公告,对旗下存款产品利率进行下调。
本轮存款利率调整仍以定期存款为主要对象,从调降幅度来看,长期限存款产品“受影响最大”,三年期和五年期存款利率下调幅度居前,降幅多集中在15至40个基点,部分银行最大下调幅度甚至达到80个基点。
经过多轮存款利率下调后,存款利率长短期倒挂现象进一步凸显,甚至出现“存三年不如存一年”的情况。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存款利率长短期倒挂的出现,与市场利率下行预期、银行主动调整负债结构等因素密切相关。银行通过降低存款利率,尤其是重点下调长期存款利率,可有效优化自身负债结构、控制资金成本,进而缓解净息差收窄带来的经营压力。
最大下调幅度达80个基点
10月21日,平阳浦发村镇银行公布的新存款利率正式生效。调整后,该行三个月定期利率为0.7%,六个月定期利率为0.95%,一年定期利率为1.15%,二年定期利率为1.2%,三年定期利率为1.3%,五年定期利率为1.35%。
对比该行上一次公布的存款利率,此次调整覆盖多类产品:活期存款利率下调20个基点,降至0.05%;定期存款中,三个月期、六个月期、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五年期利率分别下调40个、35个、35个、50个、80个、80个基点;协定存款与通知存款利率也均有不同程度下调。
近期加入存款利率下调阵营的中小银行不止平阳浦发村镇银行一家,且部分银行在2025年内已多次下调存款利率。
10月13日,上海华瑞银行发布《关于调整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的公告》,将3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率从2.3%下调至2.15%。而就在9月末,该行刚刚完成对3年期、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的下调。
今年以来,上海华瑞银行已合计7次下调存款利率,具体时间分布为1月份1次、4月份2次、5月份1次、7月份1次、9月份1次、10月份1次。调降对象主要聚焦3年期和5年期中长期存款,其中3年期存款利率从2024年年末的2.8%降至2.15%,5年期存款利率从2024年年末的2.8%降至2.1%。
9月底与上海华瑞银行同步下调存款利率的中小银行,还包括天津金城银行、河南洛阳农商行、洛宁农商行等。其中,河南洛阳农商行自2025年9月25日起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调整范围涵盖活期存款、通知存款及各期限定期存款,最高降幅达35个基点。
在此之前,江苏银行、南京银行等多家区域性银行已率先启动存款利率调整。两家银行均将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由1.85%下调至1.75%。吉林龙潭华益村镇银行则自8月20日起调整存款利率,活期存款年利率由0.2%降至0.15%,个人储蓄定期存款中,3个月期、6个月期、1年期、2年期年利率均下调10个基点,3年期、5年期年利率下调20个基点。
山东省高密惠民村镇银行也发布公告称,个人定期存款6个月期、1年期、2年期年利率均下调10个基点,3年期、5年期年利率下调20个基点。此外,浙江省嵊州瑞丰村镇银行、吉林省白山浑江恒泰村镇银行等多家中小银行,也先后宣布下调多个期限存款产品利率,调整幅度多集中在10至20个基点。
经过多轮调整,目前全国性银行3年期、5年期定期存款挂牌利率已全部降至“2字头”,部分银行相关利率甚至直接降至“1字头”。
缓解净息差压力
对于中小银行密集下调存款利率的原因,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分析指出,调降存款利率有助于银行降低负债端成本,缓解净息差收窄压力,进而提升盈利能力。同时,存款利率下降可为贷款利率下调创造空间,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更好支持企业融资需求。此外,在银行业整体存款利率下行的大趋势下,中小银行通过调整利率,可趁机缩小自身在负债成本方面与大行之间的差距。
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高级分析师艾亚文也表示,当前中小银行面临持续收窄的净息差压力,降低存款利率是其缓解负债端成本的重要手段。
金融监管总局网站公开数据显示,2025年二季度,商业银行整体净息差为1.42%,较一季度微降0.01个百分点。从机构类型看,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二季度净息差较一季度均出现下降,城商行、农商行二季度净息差则与一季度持平。
从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走势来看,2024年LPR经历两轮下调,国有大型银行随后引领两轮存款利率下调;但2025年仅5月调降过一次LPR,截至10月,LPR已连续5个月“按兵不动”。
目前,无论是企业贷款利率还是个人贷款利率均处于低位。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公布的金融数据,9月企业新发放贷款平均利率约为3.1%,较上年同期低约40个基点;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平均利率约为3.1%,较上年同期低约25个基点。
中信证券分析认为,2022年至2024年是高息存款集中存入期,这些存款将在2025年至2026年陆续到期,叠加存款定期化趋势有所缓解,存量存款利率将迎来十年来最大幅度下行,这一变化将对缓解银行净息差压力起到积极作用。
存款利率长短期倒挂频现
伴随着各期限存款利率的差异化下调,目前国有大型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行、农商行等各类银行机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存款利率长短期倒挂现象。
例如,建设银行App显示,该行三年期存款最高利率为1.55%,五年期存款最高利率为1.3%,五年期利率低于三年期。招商银行App显示,该行三年期、五年期存款利率分别为1.25%、1.3%,且仅有整存整取的普通定期产品;而三个月期、六个月期、一年期、二年期则推出1000元起存的“享定存”产品,利率分别可上浮至1%、1.2%、1.3%、1.4%,其中一年期存款利率高于三年期,倒挂特征明显。
“目前我行三年期存款利率最高可达1.75%;五年期存款利率与二年期存款利率持平,均为1.6%,低于三年期存款利率。”江苏银行北京市海淀区一家网点工作人员介绍道。
中国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员莫开伟在研报中分析认为,当前中小银行下调存款利率并非偶然,而是与经济现实存在一定内在关联。从积极层面来看,中小银行下调存款利率有利于整体改善中小银行经营生态,对防范化解我国银行业风险起到推动作用。
艾亚文表示,当前储户存储长期存款的意愿较强,银行通过下调中长期存款利率,可优化自身负债结构,应对存款定期化带来的成本上升问题。
开源证券分析师刘呈祥则从存款定价策略角度指出,银行调整存款利率有优化负债结构的考量。2025年内到期的高息长期定期存款数量较多,叠加息差压力较重,因此银行主观上存在引导存款短期化的意愿,具体采用“做短压长”的策略,操作中可能通过给予短期定期存款一定激励,引导客户存款由中长期向短期分流。
刘呈祥进一步表示,银行当前的负债策略隐含存款利率进一步下调的预期。从历史规律来看,长期定期存款的挂牌利率下调幅度通常较大,因此若银行预期未来存款定价仍有进一步下调空间,将尽量避免在降息环境中吸收过多长期存款,以减少后续负债成本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