岢岚支行助农丰收增收益
2025年10月23日
字数:800
本报讯(通讯员 白建平)金秋时节,岢岚大地硕果累累,红芸豆铺就“金地毯”,绒山羊肥壮出栏,蔬菜大棚里瓜果飘香。作为“中华晋岚绒山羊之乡”“中华红芸豆之乡”,这里的丰收图景离不开金融力量的滋养。
工商银行山西省忻州市岢岚支行立足县域农牧业特色,以金融主力军担当,从信贷支持、服务创新、产业链赋能三方面精准发力,让金融“活水”直达田间地头,助力农民在丰收季收获“真金白银”。
精准滴灌,信贷“及时雨”解生产之渴。该行深知资金是农业生产的“生命线”,主动对接县农业农村局、村两委,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清单”,组建“涉农服务小分队”深入乡村摸排需求,推出以“种植e贷”为核心的特色信贷产品体系,覆盖种植、养殖、加工全场景。该产品依托线上审批优势,实现“手机申请、自动审批、随借随还”,额度高、利率低,还可根据农作物生长周期灵活设定还款期限,精准破解农业“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问题。
服务下沉,把便捷送到农民家门口。考虑到农户“分身乏术”的实际,该行打破“柜台坐等”模式,将服务阵地搬到田间地头。在红芸豆主产区三井镇,服务小分队带着便携式智能终端现场办公,协助农户完成贷款申请、社保卡激活等业务。针对偏远山村老年群体,推出“流动服务车”每月定期驻点,提供养老金查询、转账汇款等暖心服务。
丰收季里,该行还将“金融知识课堂”开在收购点,用方言讲解人民币防伪技巧、电信诈骗防范知识,现场演示手机银行收款对账操作。“以前卖玉米怕收假钱,现在学会了验钞,还能手机查账,太方便了!”高家会乡农户李巧珍的话道出了村民们的心声。
链上赋能,激活产业增收“新引擎”。该行跳出“单点服务”思维,构建“农户+合作社+企业”的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针对岢岚红芸豆深加工产业,一方面为上游种植户提供生产贷款,另一方面为省级龙头加工企业发放“供应链贷”,保障企业收购资金充足。同时推动企业与农户签订“保价收购协议”,实现“农户稳收、企业稳产”。
工商银行山西省忻州市岢岚支行立足县域农牧业特色,以金融主力军担当,从信贷支持、服务创新、产业链赋能三方面精准发力,让金融“活水”直达田间地头,助力农民在丰收季收获“真金白银”。
精准滴灌,信贷“及时雨”解生产之渴。该行深知资金是农业生产的“生命线”,主动对接县农业农村局、村两委,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清单”,组建“涉农服务小分队”深入乡村摸排需求,推出以“种植e贷”为核心的特色信贷产品体系,覆盖种植、养殖、加工全场景。该产品依托线上审批优势,实现“手机申请、自动审批、随借随还”,额度高、利率低,还可根据农作物生长周期灵活设定还款期限,精准破解农业“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问题。
服务下沉,把便捷送到农民家门口。考虑到农户“分身乏术”的实际,该行打破“柜台坐等”模式,将服务阵地搬到田间地头。在红芸豆主产区三井镇,服务小分队带着便携式智能终端现场办公,协助农户完成贷款申请、社保卡激活等业务。针对偏远山村老年群体,推出“流动服务车”每月定期驻点,提供养老金查询、转账汇款等暖心服务。
丰收季里,该行还将“金融知识课堂”开在收购点,用方言讲解人民币防伪技巧、电信诈骗防范知识,现场演示手机银行收款对账操作。“以前卖玉米怕收假钱,现在学会了验钞,还能手机查账,太方便了!”高家会乡农户李巧珍的话道出了村民们的心声。
链上赋能,激活产业增收“新引擎”。该行跳出“单点服务”思维,构建“农户+合作社+企业”的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针对岢岚红芸豆深加工产业,一方面为上游种植户提供生产贷款,另一方面为省级龙头加工企业发放“供应链贷”,保障企业收购资金充足。同时推动企业与农户签订“保价收购协议”,实现“农户稳收、企业稳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