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好“丰”景

——工行张家口分行数字普惠助力乡村振兴

2025年10月28日 字数:1902

  □通讯员 耿介琼
  河北张家口。
  张垣大地,每一片土地都有其独特的风貌。工商银行河北省张家口分行以数字普惠为笔,以县域特色为墨,把“小农户”写进“大产业”,把“好收成”翻译成“好生活”。
  涿鹿:踏上“杏”福致富路
  张家口涿鹿县,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京畿屏障”“果香之城”美名远扬。涿鹿鲜杏从枝头到盘中,这一颗颗杏子的传承弘扬,得益于桑干河谷的日照砂壤,依托于世代果农的辛勤智慧,同时也少不了数字普惠的精准滴灌。
  杏子是涿鹿县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当地出产的“龙王帽”“一窝蜂”果实厚实、酸甜可口,是制作杏脯、杏仁等特色产品的优质原料。当地盛产的杏仁以其独特的风味吸引了三只松鼠等龙头企业的对接合作,涿鹿县与辖内杏食品加工企业实行杏仁加工订单发展模式,由当地企业保底收购,确保了种植户的稳定收益。销路有了保障,提升产量和品质就成了关键,种植户和合作社对扩大生产、升级技术的资金需求十分迫切。
  工行张家口涿鹿支行在开展助农宣讲会时得知这一情况,主动带着“特色产业贷”“种植e贷”等数字普惠产品到农户家中,因地制宜,一户一策,为果农量身定制融资方案。截至2025年9月末,该行已投放超过9065万元贷款支持当地杏产业发展。涿鹿县杏产业协会会长徐总说道:“今年杏子收购价比去年高了近两成,我们计划再扩建加工厂,能有这样的底气,全靠工行的及时支持。”
  张北:小土豆撬动大产业
  走进张家口张北县二台镇某马铃薯种植基地,连片的绿色藤蔓在草原天路下铺展,饱满的马铃薯从松软黑土中挖出,表皮光滑、淀粉含量高,是制作薯条、淀粉及鲜食的优质品种。工行数字普惠金融业务,则让这份“张北薯”的草原风味飘得更远。
  基地负责人赵师傅曾在山东、内蒙古等大型农业企业担任技术员,深耕马铃薯育种与规模化种植十余年。他改良的脱毒种薯技术,抗病性强、产量稳定、品相出众,深受种植户认可。在外积累多年经验后,赵师傅毅然返乡,成立专业合作社,带领乡亲们开展马铃薯标准化种植。“张北的土地适合种土豆,我想把技术教给大伙儿,一起把‘土疙瘩’变成‘金疙瘩’。”聊起返乡的初心,赵师傅眼神坚定。
  他投入全部积蓄,引进节水灌溉设施和智能农机,将传统种植与现代农业科技深度融合,从种薯筛选、田间管理、水肥控制到收获仓储,全程实现数字化监控与可追溯管理,有效保障了马铃薯的品质与安全。2022年,该合作社成功与乐事下游薯粉加工厂签订合作协议,进一步拓展了与大型食品企业的定向供应合作,但也随之面临采收季集中投入带来的周转资金缺口。
  正当赵师傅为资金调度发愁之际,工行张家口张北支行找到了他。“这家企业经营稳定,是本地特色农业的代表,种植技术成熟,产销渠道畅通,发展前景良好。”该行客户经理在实地调研后,考虑其资金需求特点,基于数字普惠信用产品“种植e贷”,提出了具体服务方案。企业在授信审批通过后,可根据生产周期与实际需要,随时通过手机银行自助提款、随借随还,高效化解了产供销链条上的资金压力。
  蔚县:贡米的普惠味道
  据《蔚州志》记载,蔚县黄小米在元代(1322年)已成为贡品,后在明清时期被列为“四大贡米”之一。“三碗桃花米,赛过状元席”是古人对蔚县贡米口感软糯香甜、滋味醇厚珍稀的真实写照。时至今日,蔚县贡米种植面积已稳步增长,并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  护产品,成为张家口地区的特色农业名片,不仅产品远销海外,也有效带动了当地农户增收致富。
  蔚县吉家庄镇的丘陵地带是贡米的核心产区之一,梯田层叠,与远山晴空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优美的农耕画卷。在早些年,吉家庄的土地多为靠天吃饭的旱地,种植难度较高。当地农户马大哥决心改变传统种植模式,整合周边资源,以更科学的方法提升种植效益。在地方政府惠农政策的扶持下,他牵头成立了小米种植专业合作社。经过多年发展,该合作社种植面积已达千余亩,年销售额突破700万元,成为当地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骨干农业企业。
  然而,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企业采购优质种子、有机肥料的支出持续增加,灌溉系统升级与农机购置维护的成本也不断攀升。马大哥一度面临流动资金短缺的难题。工行张家口蔚县支行客户经理在工作走访中了解到马大哥的困境后,主动上门对接,全面考察企业经营状况,并向其推荐了适合农业合作社的“种植e贷”产品。
  在信贷审批环节,蔚县支行开辟绿色通道,快速完成了客户准入、业务尽调、授信审批及利率核定等流程。正值企业下游资金回款紧张之际,马大哥在提交申请后不到一周时间就拿到了300万元的信用贷款,及时支付了种子与肥料的采购款项。
  “感谢工行服务到家,这么快就帮我们合作社解决了燃眉之急。”马大哥激动地说,“我一定要把这么好的金融产品推荐给乡亲们,也欢迎你们常来我们这儿,给大家多讲讲惠农政策和金融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