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体育消费新动能:首发经济底层逻辑与变现路径
2025年10月29日
字数:3452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消费成为了推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体育消费是居民消费升级的重要体现,其内涵和模式正在经历深刻的变化,“首发经济”是一种以新技术、新产品、新品牌、新服务的首次发布、体验和消费为核心特征的新型经济形态,其具备的稀缺性、话题性和体验性给体育消费市场带来了强劲的新动能。本文旨在深入了解首发经济引导体育消费变革的内在逻辑,探寻它怎样经由创造新供给、激发新需求、塑造新场景,从而改善体育消费结构、提升消费能级的运行机制。从而进一步给出首发经济引领体育消费持续健康发展的真实路径,给释放体育产业活力,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照和实际引导。
引言
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之际,扩大内需是应对复杂环境、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之举。体育产业是绿色产业中的朝阳产业,担负着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的重大任务,有巨大的消费潜能。可是传统的体育消费模式,如装备购买、场馆健身还有赛事观赛等,增长比较缓慢,急需创新模式注入新活力。于是,以“首发、首店、首展”为特色的首发经济在世界各地迅速流行起来,它通过制造“时间差”、“体验差”来吸引消费者,进而提高产品的溢价率及品牌价值。该模式在体育领域效果特别突出:新产品首推会引发抢购潮,新运动被引入能快速形成社群,重大赛事首秀会带来区域消费,这就是它的与众不同之处。首发经济有极强的潮流引领和价值创造能力,可以重新构建体育消费生态。因此,系统地研究首发经济对体育消费的引导机制及发展之路,既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也有较大的现实价值。
一、首发经济与体育消费的内涵和演进
(一)首发经济的内涵与特征
首发经济是企业通过开设首店,推出新货品,创新模式、技术、服务和业态等方式引起的经济行为。整个过程包括创意萌发、技术研究、商业实现、规模扩张等各个环节,形成一个完整的价值创造生态。首发经济有四个典型特征:其一为稀缺性、独占性,利用限时、唯一的供应激起消费者优先体验并支付溢价的心理。其二是话题和社交属性,利用“首次亮相”的影响力打造传播的焦点,帮助消费者完成社交资本的积累以及身份认同。其三是体验性与沉浸性,则是要通过举办发布会、开展览等线下活动打造多维度的沉浸式场景,突破单纯的交易功能这一限制。其四是突显创新性和引导性,即将技术及服务的创新作为内核动力,以推动新产品、新服务引导消费趋向、满足市场对高质量及新鲜体验的需求。
(二)体育消费的升级与拓展
传统体育消费主要集中在实物型、参与型、观赛型三大类,而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消费观念变化,体育消费正在从实物型、参与型、观赛型的消费,转变为文化象征、跨界融合、情感体验为主的三大新趋势,消费者越来越注重体育消费背后的文化象征、跨界融合和情感体验。
首发经济的特点正好符合体育消费升级的新趋势,二者结合不是偶然,而是市场需求和供给创新双向奔赴的必然结果。从消费需求角度来说,当下体育消费正从传统的实物型、功能型消费转变成更具有符号价值、情感体验、跨界融合的新消费形式。消费者不再单纯地关心产品的功能,而更加关注产品背后的文化含义、品牌认同感和社交属性。首发经济用限量发售策略、独特设计理念、IP联名合作和沉浸式发布场景,很好地迎合了消费者对于稀缺性、身份标识以及场景化体验的需求。从供给侧来看,体育产业也积极突破传统商业模式,通过首发、联名、定制等方式制造差异化的商品和服务,不断扩展“体育+”业态的边界,增强市场的反应力和品牌的活力。因此,体育领域首发经济的出现,是消费升级所驱动的结果,也是产业寻找新的增长点、建立竞争优势的战略回应,它表明体育消费市场正式进入了体验化、符号化、沉浸式发展的新阶段。
二、首发经济引领体育消费变革的内在逻辑
(一)创造新供给:以创新内核驱动消费迭代
一是借助科技实现产品首发。运动品牌利用材料科学、数据科技和工艺设计的创新,定期推出升级的新品。这些具备更强性能、体验更好或者设计更独特的首发产品,能够直接刺激消费者对于更新换代的需求,打破原有产品生命周期,制造出“计划性淘汰旧品”的消费轮回。例如,NikeLebron23篮球鞋在中国的全球首发活动受到了广大球迷的热烈响应。二是IP赋能内容首发:体育赛事本身是最大的IP。一项新创赛事、一场焦点比赛、一届大型综合赛事的首次亮相,能瞬间引爆观赛热情,带动门票、转播、周边商品等一系列消费。贵州“村超”“村BA”这些乡村体育赛事IP的打造使得乡村体育赛事火爆出圈,推动当地体文旅经济的发展。
(二)激发新需求:以心理杠杆撬动消费欲望
首发经济抓住了现代消费者心理,把消费行为由“需要”提升为“想要”。稀缺性会激发追逐心理。限量、限时、专属这几种策略是首发经济常用的手段。人为创造出的稀缺感激发了消费者的竞争心理和焦虑情绪,促成了他们的购买行为。抢购限量版球衣、秒杀明星训练营名额等现象,都是明证。社交性可引发认同心理:在社交媒体时代,消费已经成为塑造个人形象、融入特定群体的一种社交资本。首发消费具有的“先锋”和“先知”的特性,使它成为极具价值的社交货币。消费者靠首发消费展示品位、财富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因而获得圈子认同和自我实现感。以感官盛宴来激发沉浸心理:活动首秀非常成功,营造出宝贵的感官体验以及情绪高潮。消费者不再被动地作为购买者,而是积极地作为活动参与者和情感共鸣者。深度沉浸式的体验本身也是一种价值很大的消费内容,它对产品的记忆点和分享值远远大于产品本身。
(三)重塑新场景:以多元空间承载消费体验
一是首发经济。国际知名体育品牌的旗舰店、本土新锐设计师品牌首店、新兴运动品类专门店的首发店入驻可以快速提高一个商圈或者城市的体育消费水平,吸引跨区消费客流。二是事件场景。大型新品发布会、球星中国行、户外运动嘉年华等首发活动把商场、体育馆、公园等物理空间临时转为充满激情与活力的消费场域,实现“即看即买即体验”。三是数字场景。线上首发已经成了一种常态。品牌通过直播、利用VR/AR技术和小程序等数字化工具,在线打造虚拟首发的空间,打破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接触更多消费者的群体,提高线上流量和线下销量之间转换率。
三、以首发经济驱动体育消费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进路
(一)强化创新策源,夯实供给基础
鼓励核心技术研发,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联合攻关科技领域的关键材料、智能算法、设计软件等“卡脖子”技术,为新产品首发提供硬核支撑。培育原创的IP与品牌:扶持带有中国特色的原创体育赛事、体育文化品牌和本土运动品牌,设计出全球有影响力的首发IP,不过度依赖国外IP和品牌。推动跨界融合创新,要鼓励“体育+科技”、“体育+文化”、“体育+旅游”、“体育+娱乐”的深度融合,创造出更多元、更前沿的首发内容和业态。
(二)规范市场秩序,优化消费环境
抵制过度营销、炒作等行为,行业组织要加强自律,倡导理性消费文化。市场监管部门要严厉打击虚假宣传、黄牛炒作、假货等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提高用户体验,保护消费者权益,保证首发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优化线上的首发活动流程设计,避免排队时间太长或者系统崩溃这样的不良体验。要建立完善的退换货和维权制度。
(三)完善生态布局,拓展空间载体
打造首发经济地标,支持一线和区域中心城市打造国际体育品牌首发地,打造一批在全球有影响力的体育消费商圈和特色街区,形成集聚效果。发展数字首发平台:支持电商平台、品牌企业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来提高线上首发的互动性以及体验感,打造一个高效的新时代电商首发生态圈。
(四)加强政策引导与制度保障
针对有重大影响力的新品首发、首店落地和首赛举办,制定专门扶持政策,在财政补贴、税收减免或审批绿色通道等方面提供一定支持。同时加强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强化对体育创新设计、赛事转播权和品牌的商标等知识产权的保护,激励原创,打击侵权。
结语
首发经济作为推动消费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途径,依靠创造新供给、激发新需求、重塑新场景的内在逻辑,深刻地引导着体育消费的改革和升级,并给体育产业注入了新的强劲动力。它不仅是一种短期消费的营销策略,更是一个推动体育产业由低端化、标准化、体验化向高端化、个性化、体验化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支点。面对未来的经济发展需要坚持创新驱动、市场秩序良好、生态环境健全和完善政策保障多方发力才能充分释放体育首发经济的潜力,使其能够真正地带动体育消费,实现高质量的发展,为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格局提供强大的动能,使体育在创造美好生活和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作者:杜雨革(兰州理工大学)
引言
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之际,扩大内需是应对复杂环境、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之举。体育产业是绿色产业中的朝阳产业,担负着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的重大任务,有巨大的消费潜能。可是传统的体育消费模式,如装备购买、场馆健身还有赛事观赛等,增长比较缓慢,急需创新模式注入新活力。于是,以“首发、首店、首展”为特色的首发经济在世界各地迅速流行起来,它通过制造“时间差”、“体验差”来吸引消费者,进而提高产品的溢价率及品牌价值。该模式在体育领域效果特别突出:新产品首推会引发抢购潮,新运动被引入能快速形成社群,重大赛事首秀会带来区域消费,这就是它的与众不同之处。首发经济有极强的潮流引领和价值创造能力,可以重新构建体育消费生态。因此,系统地研究首发经济对体育消费的引导机制及发展之路,既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也有较大的现实价值。
一、首发经济与体育消费的内涵和演进
(一)首发经济的内涵与特征
首发经济是企业通过开设首店,推出新货品,创新模式、技术、服务和业态等方式引起的经济行为。整个过程包括创意萌发、技术研究、商业实现、规模扩张等各个环节,形成一个完整的价值创造生态。首发经济有四个典型特征:其一为稀缺性、独占性,利用限时、唯一的供应激起消费者优先体验并支付溢价的心理。其二是话题和社交属性,利用“首次亮相”的影响力打造传播的焦点,帮助消费者完成社交资本的积累以及身份认同。其三是体验性与沉浸性,则是要通过举办发布会、开展览等线下活动打造多维度的沉浸式场景,突破单纯的交易功能这一限制。其四是突显创新性和引导性,即将技术及服务的创新作为内核动力,以推动新产品、新服务引导消费趋向、满足市场对高质量及新鲜体验的需求。
(二)体育消费的升级与拓展
传统体育消费主要集中在实物型、参与型、观赛型三大类,而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消费观念变化,体育消费正在从实物型、参与型、观赛型的消费,转变为文化象征、跨界融合、情感体验为主的三大新趋势,消费者越来越注重体育消费背后的文化象征、跨界融合和情感体验。
首发经济的特点正好符合体育消费升级的新趋势,二者结合不是偶然,而是市场需求和供给创新双向奔赴的必然结果。从消费需求角度来说,当下体育消费正从传统的实物型、功能型消费转变成更具有符号价值、情感体验、跨界融合的新消费形式。消费者不再单纯地关心产品的功能,而更加关注产品背后的文化含义、品牌认同感和社交属性。首发经济用限量发售策略、独特设计理念、IP联名合作和沉浸式发布场景,很好地迎合了消费者对于稀缺性、身份标识以及场景化体验的需求。从供给侧来看,体育产业也积极突破传统商业模式,通过首发、联名、定制等方式制造差异化的商品和服务,不断扩展“体育+”业态的边界,增强市场的反应力和品牌的活力。因此,体育领域首发经济的出现,是消费升级所驱动的结果,也是产业寻找新的增长点、建立竞争优势的战略回应,它表明体育消费市场正式进入了体验化、符号化、沉浸式发展的新阶段。
二、首发经济引领体育消费变革的内在逻辑
(一)创造新供给:以创新内核驱动消费迭代
一是借助科技实现产品首发。运动品牌利用材料科学、数据科技和工艺设计的创新,定期推出升级的新品。这些具备更强性能、体验更好或者设计更独特的首发产品,能够直接刺激消费者对于更新换代的需求,打破原有产品生命周期,制造出“计划性淘汰旧品”的消费轮回。例如,NikeLebron23篮球鞋在中国的全球首发活动受到了广大球迷的热烈响应。二是IP赋能内容首发:体育赛事本身是最大的IP。一项新创赛事、一场焦点比赛、一届大型综合赛事的首次亮相,能瞬间引爆观赛热情,带动门票、转播、周边商品等一系列消费。贵州“村超”“村BA”这些乡村体育赛事IP的打造使得乡村体育赛事火爆出圈,推动当地体文旅经济的发展。
(二)激发新需求:以心理杠杆撬动消费欲望
首发经济抓住了现代消费者心理,把消费行为由“需要”提升为“想要”。稀缺性会激发追逐心理。限量、限时、专属这几种策略是首发经济常用的手段。人为创造出的稀缺感激发了消费者的竞争心理和焦虑情绪,促成了他们的购买行为。抢购限量版球衣、秒杀明星训练营名额等现象,都是明证。社交性可引发认同心理:在社交媒体时代,消费已经成为塑造个人形象、融入特定群体的一种社交资本。首发消费具有的“先锋”和“先知”的特性,使它成为极具价值的社交货币。消费者靠首发消费展示品位、财富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因而获得圈子认同和自我实现感。以感官盛宴来激发沉浸心理:活动首秀非常成功,营造出宝贵的感官体验以及情绪高潮。消费者不再被动地作为购买者,而是积极地作为活动参与者和情感共鸣者。深度沉浸式的体验本身也是一种价值很大的消费内容,它对产品的记忆点和分享值远远大于产品本身。
(三)重塑新场景:以多元空间承载消费体验
一是首发经济。国际知名体育品牌的旗舰店、本土新锐设计师品牌首店、新兴运动品类专门店的首发店入驻可以快速提高一个商圈或者城市的体育消费水平,吸引跨区消费客流。二是事件场景。大型新品发布会、球星中国行、户外运动嘉年华等首发活动把商场、体育馆、公园等物理空间临时转为充满激情与活力的消费场域,实现“即看即买即体验”。三是数字场景。线上首发已经成了一种常态。品牌通过直播、利用VR/AR技术和小程序等数字化工具,在线打造虚拟首发的空间,打破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接触更多消费者的群体,提高线上流量和线下销量之间转换率。
三、以首发经济驱动体育消费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进路
(一)强化创新策源,夯实供给基础
鼓励核心技术研发,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联合攻关科技领域的关键材料、智能算法、设计软件等“卡脖子”技术,为新产品首发提供硬核支撑。培育原创的IP与品牌:扶持带有中国特色的原创体育赛事、体育文化品牌和本土运动品牌,设计出全球有影响力的首发IP,不过度依赖国外IP和品牌。推动跨界融合创新,要鼓励“体育+科技”、“体育+文化”、“体育+旅游”、“体育+娱乐”的深度融合,创造出更多元、更前沿的首发内容和业态。
(二)规范市场秩序,优化消费环境
抵制过度营销、炒作等行为,行业组织要加强自律,倡导理性消费文化。市场监管部门要严厉打击虚假宣传、黄牛炒作、假货等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提高用户体验,保护消费者权益,保证首发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优化线上的首发活动流程设计,避免排队时间太长或者系统崩溃这样的不良体验。要建立完善的退换货和维权制度。
(三)完善生态布局,拓展空间载体
打造首发经济地标,支持一线和区域中心城市打造国际体育品牌首发地,打造一批在全球有影响力的体育消费商圈和特色街区,形成集聚效果。发展数字首发平台:支持电商平台、品牌企业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来提高线上首发的互动性以及体验感,打造一个高效的新时代电商首发生态圈。
(四)加强政策引导与制度保障
针对有重大影响力的新品首发、首店落地和首赛举办,制定专门扶持政策,在财政补贴、税收减免或审批绿色通道等方面提供一定支持。同时加强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强化对体育创新设计、赛事转播权和品牌的商标等知识产权的保护,激励原创,打击侵权。
结语
首发经济作为推动消费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途径,依靠创造新供给、激发新需求、重塑新场景的内在逻辑,深刻地引导着体育消费的改革和升级,并给体育产业注入了新的强劲动力。它不仅是一种短期消费的营销策略,更是一个推动体育产业由低端化、标准化、体验化向高端化、个性化、体验化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支点。面对未来的经济发展需要坚持创新驱动、市场秩序良好、生态环境健全和完善政策保障多方发力才能充分释放体育首发经济的潜力,使其能够真正地带动体育消费,实现高质量的发展,为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格局提供强大的动能,使体育在创造美好生活和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作者:杜雨革(兰州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