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活水”润莲城
——工行许昌分行书写“五篇大文章”赋能高质量发展纪实
2025年11月07日
字数:3431

□通讯员 李强 尚铁中
在时代的洪流中,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是区域发展的强劲引擎。当“高质量发展”成为时代最强音,如何以金融之笔,描绘出一幅经济繁荣、社会和谐、民生幸福的壮丽画卷?工商银行河南省许昌分行作为扎根莲城、服务地方的金融主力军,用一系列扎实有力的行动给出了响亮的回答。
该行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精准对接国家战略与地方发展蓝图,将目光聚焦于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五大关键领域,倾力做好“五篇大文章”。这不仅是一次业务领域的深耕细作,更是一场服务理念的深刻变革。工行许昌分行正以创新为墨,以实干为笔,在被荷花点缀着的许昌热土上,奋力书写着赋能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点燃创新引擎,构建“智”造高地
“如果不是工行的‘专精特新贷’,我们企业的研发计划可能就要搁浅了。”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某高新技术企业负责人回忆起不久前的经历,依然难掩激动。
作为一家专注于新材料研发的科创型小微企业,该公司在扩大生产规模的关键时刻遇到了资金瓶颈。工行襄城支行在走访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上门,凭借对企业技术潜力和市场前景的专业判断,迅速为其量身定制了融资方案,1000万元的授信资金及时到位,如同一场“及时雨”,浇灌了创新的种子,让企业得以开足马力,加速前行。
这个案例,是工行许昌分行深耕科技金融的一个生动缩影。他们深知,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科创企业是未来产业的希望所在。然而,这类企业往往具有“轻资产、高成长、高风险”的特点,传统信贷模式难以完全满足其需求。
为此,工行许昌分行主动求变,致力于构建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科技金融服务生态圈。在产品创新上,该行摒弃了单纯依赖抵押物的传统思维,推出了“专精特新贷”“科技贷”等一系列专属产品。在服务模式上,该行组建了专业的科技金融团队,深入产业园区、科创孵化器,变“坐商”为“行商”,主动对接企业需求,提供从开户、结算到融资、投行的一站式、全周期服务。在战略布局上,该行不断扩大对重点科创名单企业的服务覆盖面,提高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的投放比例,为企业稳定发展提供长期“压舱石”。
通过这一系列组合拳,工行许昌分行不仅为科创企业“输血”,更在为其“造血”,有力地支持了许昌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为建设“科技金融领军强行”奠定了坚实基础,让创新的火花在莲城大地燎原。
守护绿水青山,绘就生态画卷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工行许昌分行深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绿色金融内嵌于发展战略之中,以金融力量守护许昌的碧水蓝天。
走进许昌市某现代化农业示范园,智能温控大棚内绿意盎然,水肥一体化系统精准滴灌。这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背后,离不开工行许昌分行一笔3000多万元的绿色信贷支持。这笔资金不仅用于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更助力其引进了节能环保设备和生态循环技术。
今年以来,工行许昌分行将“绿色信贷”战略推向纵深。一方面,该行严把“入口关”,建立了从客户准入、尽职调查到贷后管理的全流程绿色信贷管理体系,确保每一笔资金都精准投向绿色、低碳、循环领域。重点投向了现代化农业、绿色矿山修复、清洁能源项目、生态环境治理等关键领域,为许昌的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了强劲的金融动能。另一方面,该行积极推动存量资产的“绿色转型”,通过信贷政策引导,支持传统高耗能企业进行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和绿色化升级,助力其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此外,工行许昌分行还积极探索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围绕碳排放权、排污权等绿色发展权益,研究开发新型融资工具,激活绿色消费市场。从支持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项目,到为绿色建筑、绿色交通提供融资服务,再到推广绿色信用卡、绿色理财等个人金融产品,该行正努力构建一个多元化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让绿色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让“美丽许昌”的画卷更加绚烂。
润泽千企万户,共筑民生基石
“工行的‘税务贷’真是太方便了,手机上点一点,钱就到账了,解了我们小店进货的燃眉之急!”在市区经营一家日用品商店的王老板,通过工行手机银行成功申请到一笔信用贷款,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金融的温度,体现在对每一个小微市场主体的关怀上。工行许昌分行始终将普惠金融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来抓,致力于打通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该行打出了一套“组合拳”。推出“兴农通”“兴农贷”“税务贷”等一系列线上化、信用化的普惠产品,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客户不跑腿”。同时,积极开展普惠金融服务“进市场、进农村、进乡镇”活动,客户经理主动上门,为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提供面对面的金融咨询和融资服务。
在广袤的乡村大地,工行许昌分行同样大有作为。该行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将普惠金融的“活水”引向田间地头。通过推广“兴农通”App,农户足不出村即可办理转账、理财、贷款等业务。针对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创新推出“种植e贷”“养殖e贷”等产品,精准匹配春耕备耕、畜牧养殖等资金需求。同时,加快建设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将金融服务的触角延伸到最基层,有效缓解了涉农企业和农户的资金困难,为许昌的乡村振兴注入了金融“活水”。
通过个人与法人客户“双轮驱动”,城市与农村市场“协同并进”,工行许昌分行正稳步扩大普惠金融的覆盖面,让金融的阳光普照到每一个角落,温暖着千家万户。
护航“夕阳红”,温暖“银发心”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养老金融已成为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课题。工行许昌分行前瞻布局,聚焦养老金融,致力于为老年客群提供有温度、有尊严的金融服务。
在工行许昌分行的一家营业网点,专门设立的“养老金专柜”前,几位老年客户正在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地指引下办理业务。这里不仅提供优先服务,还配备了老花镜、爱心座椅、急救药品等便民设施。这细微之处的关怀,正是该行改进老年客群服务体验的生动体现。
工行许昌分行构建了“三支柱、三场景、三产品”的立体化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在养老金金融方面,该行社保、年金、个人养老金三支柱齐发力,不仅扎实做好社保卡的发卡与激活,还积极扩大企业年金覆盖面,并大力营销个人养老金账户,帮助市民构建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在养老产业金融方面,该行高质量服务银发经济,创新推出养老普惠融资产品,支持养老机构、康养社区、老年用品等产业发展,保持在该领域的市场领先地位。在养老服务金融方面,该行加强养老财富的全周期管理,提供从稳健储蓄到养老理财、养老保险、家族信托等一站式财富管理方案,满足老年客户多样化的资产保值增值需求。
更值得一提的是,该行大力推进金融服务的适老化改造。手机银行“幸福生活版”采用超大字体、简洁布局,语音搜索功能让操作更便捷;远程银行提供专属人工服务,老年客户一键即可接入坐席;大额资金转移电话提醒服务,则为老年客户的资金安全加上了一把“锁”。这一系列举措,让科技不再是冰冷的代码,而是充满人文关怀的温暖桥梁,真正做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拥抱数字经济,引领智慧生活
“以前交燃气费要跑营业厅,现在在手机上就能搞定,工行的这个平台真是太方便了!”家住许昌市区的李女士,在体验了“燃气线上缴费”服务后赞不绝口。
这个便捷功能的实现,缘于工行许昌分行成功上线的缴费项目。在了解到某燃气有限公司为规划上市,亟须实现财务规范化和用户体验便捷化的需求后,该行高度重视,组建专项服务团队,与上级行紧密联动,经过多轮技术攻关和方案优化,成功将线上平台嵌入企业业务系统,实现了线上缴费、区域划分、账单管理等功能,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科技支撑。
这只是工行许昌分行做强数字金融的一个开端。该行以线上平台嵌入式合作为突破口,正将这一成功模式快速复制到更多行业和场景。在货运物流领域,线上业务可以为砂石企业、货运司机提供从会员注册、充值缴费到货款清分的一站式支付解决方案,司机绑定车牌即可扫码支付,大大提升了通行效率。
展望未来,工行许昌分行正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数字化金融服务需求,让智慧生活触手可及。从科技金融的“点石成金”,到绿色金融的“点绿成金”;从普惠金融的“雪中送炭”,到养老金融的“温情守护”,再到数字金融的“智启未来”,工行许昌分行以高度的责任担当和卓越的创新精神,将“五篇大文章”书写在许昌大地上,书写在人民群众的心坎里。
许昌是全球知名的假发产业基地,形成了覆盖原料加工、生产制造到出口贸易的完整产业链,拥有千余家发制品企业。图为该行客户经理开展走访调研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