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峰会拓展全球“朋友圈”

2025年11月11日 字数:2287
  本报综合报道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闭幕,创多项历届之最。
  11月6日至9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举办。来自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600多名嘉宾齐聚于此,共谋技术进步、行业发展与国际合作的“网事”未来。创下了历届大会中参与国家数量最多、参展企业规模最大、活动内容最为丰富的新纪录。
  那么,本届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有哪些成果和亮点?释放出哪些重要信号?
  创多项历届之最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10周年。10年间,这一重要理念正从“乌镇出发”走向“全球实践”。
  本届峰会聚焦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举办了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10周年理论研讨会,来自国际组织、全球政府机构、互联网领军企业、研究机构的嘉宾及知名专家学者等100余位高级别代表参会。围绕发展与合作、技术与产业、人文与社会、治理与安全、人工智能等创新发展热点议题举办24场分论坛,并以电子商务和文化遗产数字化两个热点议题成立了专业委员会。
  今年大会办会国际化、引领性、开放性不断提升,乌镇世界互联网科技馆推出全新人工智能主题展,系统展示了从底层算力、核心大模型、尖端芯片技术到多元化产业应用的全链路创新突破。其中,“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吸引了来自54个国家和地区的670家企业和机构参展。40余个最新大模型、30余个智能体、20余项具身智能机器人集中亮相,100余个多领域智能互动展项,特别是具身机器人搏击赛、和璇机器人乐队演奏等精彩演出,提供了“可感、可及、可互动”的逛展体验,受到大众欢迎,单日观展观众超1.7万人次,再创新高。
  本次峰会也进一步突出“引资、引项、引智”,数字经济产业合作大会征集签约项目100余项,签约金额已连续三年超千亿元;数字长三角发展大会拓展“乌镇对话”合作机制,合作城市达到20个,签署长三角城市重大合作项目,发起长三角“AI+”城市合作倡议;博览会同步举办产业人才引智活动,组织产业人才招聘会和产业人才云聘会,1100余家企业发布人才招聘岗位数量超万个。
  整个峰会亮点纷呈
  本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以“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核心,主要亮点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峰会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彰显全球感召力。大会发布的12项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精品案例,从全球78个国家和地区的315项申报中脱颖而出,展现了该理念广泛的实践基础。同时,世界互联网大会领先科技奖及杰出贡献奖的评选受到全球瞩目,来自34个国家和地区的420余项科技成果参与角逐,最终17个前沿项目获奖,涵盖6G、量子计算等领域,5位个人与14家跨领域企业获颁杰出贡献奖,共同彰显了全球数字创新的蓬勃活力。
  第二,人工智能引领创新图景成为全场焦点。峰会围绕人工智能等议题设置了24场分论坛,深入探讨未来发展方向。系列活动精彩不断:首次设立的“六小龙乌镇对话”展现了长三角数字经济的创新力量;“直通乌镇”全球互联网大赛首设开源项目赛道,71个入围决赛项目中海外项目达11个,国际化程度显著提升;浙江人工智能主题展则集中展示了之江实验室“科学基础大模型”等31项重大成果,让观众切身感受AI赋能未来的无限可能。
  第三,科技赋能文化传承,打造沉浸式交流平台。峰会成为文化科技融合的典范。通过《光影丹青》沉浸式画境空间,国宝级绘画珍品“活”了起来;浙江头部互联网企业更以良渚、唐诗之路等文化IP为核心,运用AI生成、XR交互等数字技术,让嘉宾与观众沉浸式体验“诗画江南”的韵味,有效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播与国际交流。
  第四,发布重磅成果,为全球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峰会期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十年回顾与展望》等三大旗舰报告如期发布。此外,大会国际组织依托其专业委员会,集中发布了《为人类共同福祉构建全球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体系》等三份重要成果报告,旨在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弥合数字鸿沟提供建设性方案,助力世界共享数字化发展红利。
  释放重要信号
  本次峰会不仅成为技术交流合作、观点交融碰撞的重要平台,更彰显我国持续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与承诺。
  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任贤良表示,乌镇峰会既为各国提供技术交流平台,更致力于推动构建“安全普惠的数智未来”,无论是前沿技术,还是数字化需求,都能在此找到合作契机。
  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副院长白江表示,从“懂你意思”的智能网联汽车,到“为你解惑”的DeepSeek,普通消费者对“人工智能+”的体感正变得越来越真切。随着多款国产大模型引领全球开源创新生态,AI手机、AI眼镜等终端产品加速普及,行业专用大模型落地应用,我国人工智能进入全新发展阶段,智能体成为产业变革核心力量。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张云明在峰会期间表示,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一端抓供给,推动“智能产业化”;一端抓应用,推动“产业智能化”。下一步,将着力挖掘落地场景,常态化开展“深度行”供需对接活动,拓宽人工智能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同时,着力厚植发展沃土,在企业培育、标准研制、开源社区、金融支持等方面,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宣告成为国际组织。截至2025年10月,世界互联网大会已有来自全球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10余家会员,发展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新型国际组织。
  世界互联网大会副理事长弗朗西斯·高锐认为,作为一个常设组织,世界互联网大会确保了稳定,也彰显了承诺,可以看到中国致力于将世界互联网大会打造为全球互联网事务讨论,尤其是在互联网治理领域的一个重要国际平台。
  今年的峰会已落下帷幕,而关于数字未来的篇章仍在续写。透过乌镇峰会这扇窗口,能够看到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引下,互联网事业发展更令人期待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