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银十”落幕,成色几何
2025年11月11日
字数:1760
楼市传统销售旺季“银十”落幕,全国市场呈现显著分化格局:长沙凭借政策精准发力与刚性需求支撑,实现企稳修复;上海、深圳则受供应收缩与观望情绪叠加影响,旺季成色不足。整体来看,“核心城市分化加剧、房企业绩冷暖不均”成为当前楼市最鲜明的特征。
长沙:政策托底激活需求
今年“金九银十”期间,长沙新房市场活跃度较去年同期明显提升,市场从调整低谷逐步走出。贝壳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9月1日至10月27日,长沙新房客户登记报备量同比上升17%,客户带看量同比增长18%,成交量保持平稳运行,呈现“看房意愿增强、成交节奏放缓”的阶段性特征,标志着市场已步入企稳修复通道。
真实居住需求成为市场主导力量,投机性需求持续退潮。贝壳长沙站新房总经理李焱兵表示,当前购房群体以三类为主:追求高性价比的刚需群体、注重居住品质的改善型购房者,以及为子女做置业规划的父母群体。这部分群体的购房逻辑已从“单纯关注价格”转向“品质优先”,热门板块配套、合规优化产品、品牌房企背书及优质物业服务成为楼盘热销的核心要素。部分项目借节点推出定向促销活动,有效加速了库存去化。
政策组合拳为市场注入关键动能。今年8月,长沙推出“以旧换新”购房补贴政策,明确出售自有住房后12个月内购买新建商品住房的,可按新房成交总价的1%申领补贴,单套最高补贴3万元。该政策叠加此前全面放开的限购措施、历史低位的首付比例与房贷利率,以及人才购房、多子女家庭置业、公积金贷款额度提升等配套福利,形成了覆盖全需求层次的购房成本减免体系。
李焱兵认为,对于有真实居住需求的购房者而言,年末政策红利集中释放期构成“机会窗口期”。目前贝壳长沙站已启动“11.11贝壳新房节”,联合品牌开发商推出一批特价房源与专属服务。
上海:供需双弱拖累旺季
上海楼市“银十”表现不及“金九”,供应与成交同步下滑。
上海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数据显示,10月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39.8万平方米,环比减少27.0%;新房供应42.3万平方米,环比下降33.0%,当月入市的33个楼盘中,仅14个项目推盘量超过100套,房企推盘积极性偏低。
“10月上半月受中秋国庆双节影响,新房单周成交量最低仅4万余平方米,不足平时正常水平的三分之一。”上海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资深分析师卢文曦表示,尽管节后成交量逐步回升,但月末未出现传统“翘尾”行情,最后一周成交总量不足10万平方米,拖累全月表现。
二手房市场降温态势更为明显。上海市房地产交易中心“网上房地产”数据显示,10月上海二手房(含车位、商业)累计成交18483套,环比下滑9.83%,同比减少24.17%,创下今年3月以来的月度成交新低。成交节奏呈现“先抑后扬但力度不足”的特征,全月仅3个交易日单日成交量突破1000套,上半月日均成交仅418.93套。链家上海区域门店经纪人透露,当前二手房市场仍以“以价换量”为主,房东议价空间有所收窄,部分房源需经过多次调价才能达成交易。
年末冲刺与长期转型并行
受国庆中秋长假、高性价比房源减少及置业意愿低迷等多重因素影响,深圳楼市“银十”呈现量价齐跌态势。深圳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10月深圳新房住宅网签量环比下降14.1%,二手住宅网签量环比下滑7.7%,市场整体活跃度较上月回落。
对于多数房企来说,“金九银十”过后,并不意味着喘息机会的到来。一方面,大部分房企仍处在去库存周期中,在销售端发力仍是现阶段的重要任务。另一方面,按照财务结算节点,每年的最后两个月将是真正的业绩冲刺期。据了解,10月下旬以来,多家房企召开内部会议,布局今年年末的销售及回款等工作。在这些会议上,“冲刺”“攻坚”成为高频词。
对此,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表示,短期来看,重点城市有望加大供应力度以冲刺年度销售目标,对市场形成一定支撑。但当前渐进式政策放松尚难以完全打破市场负向循环,需中央层面多措并举、系统发力,才能推动市场实现止跌回稳。克而瑞研究中心预判,11月新房成交绝对量或延续低位波动,受2024年同期高基数影响,同比降幅可能进一步扩大。
对于长期市场走向,业内普遍认为,“十五五”规划提出的“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明确了行业转型方向,完善房地产基础制度、增加改善性住房供给、提升房屋建设品质将成为核心发力点。从城市层面看,长沙等人口持续流入、政策支持精准的城市,有望持续受益于真实住房需求释放;上海、深圳等热点城市则需更长时间消化市场观望情绪,供需两端的深度调整仍将持续一段时间。 宗 禾
长沙:政策托底激活需求
今年“金九银十”期间,长沙新房市场活跃度较去年同期明显提升,市场从调整低谷逐步走出。贝壳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9月1日至10月27日,长沙新房客户登记报备量同比上升17%,客户带看量同比增长18%,成交量保持平稳运行,呈现“看房意愿增强、成交节奏放缓”的阶段性特征,标志着市场已步入企稳修复通道。
真实居住需求成为市场主导力量,投机性需求持续退潮。贝壳长沙站新房总经理李焱兵表示,当前购房群体以三类为主:追求高性价比的刚需群体、注重居住品质的改善型购房者,以及为子女做置业规划的父母群体。这部分群体的购房逻辑已从“单纯关注价格”转向“品质优先”,热门板块配套、合规优化产品、品牌房企背书及优质物业服务成为楼盘热销的核心要素。部分项目借节点推出定向促销活动,有效加速了库存去化。
政策组合拳为市场注入关键动能。今年8月,长沙推出“以旧换新”购房补贴政策,明确出售自有住房后12个月内购买新建商品住房的,可按新房成交总价的1%申领补贴,单套最高补贴3万元。该政策叠加此前全面放开的限购措施、历史低位的首付比例与房贷利率,以及人才购房、多子女家庭置业、公积金贷款额度提升等配套福利,形成了覆盖全需求层次的购房成本减免体系。
李焱兵认为,对于有真实居住需求的购房者而言,年末政策红利集中释放期构成“机会窗口期”。目前贝壳长沙站已启动“11.11贝壳新房节”,联合品牌开发商推出一批特价房源与专属服务。
上海:供需双弱拖累旺季
上海楼市“银十”表现不及“金九”,供应与成交同步下滑。
上海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数据显示,10月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39.8万平方米,环比减少27.0%;新房供应42.3万平方米,环比下降33.0%,当月入市的33个楼盘中,仅14个项目推盘量超过100套,房企推盘积极性偏低。
“10月上半月受中秋国庆双节影响,新房单周成交量最低仅4万余平方米,不足平时正常水平的三分之一。”上海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资深分析师卢文曦表示,尽管节后成交量逐步回升,但月末未出现传统“翘尾”行情,最后一周成交总量不足10万平方米,拖累全月表现。
二手房市场降温态势更为明显。上海市房地产交易中心“网上房地产”数据显示,10月上海二手房(含车位、商业)累计成交18483套,环比下滑9.83%,同比减少24.17%,创下今年3月以来的月度成交新低。成交节奏呈现“先抑后扬但力度不足”的特征,全月仅3个交易日单日成交量突破1000套,上半月日均成交仅418.93套。链家上海区域门店经纪人透露,当前二手房市场仍以“以价换量”为主,房东议价空间有所收窄,部分房源需经过多次调价才能达成交易。
年末冲刺与长期转型并行
受国庆中秋长假、高性价比房源减少及置业意愿低迷等多重因素影响,深圳楼市“银十”呈现量价齐跌态势。深圳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10月深圳新房住宅网签量环比下降14.1%,二手住宅网签量环比下滑7.7%,市场整体活跃度较上月回落。
对于多数房企来说,“金九银十”过后,并不意味着喘息机会的到来。一方面,大部分房企仍处在去库存周期中,在销售端发力仍是现阶段的重要任务。另一方面,按照财务结算节点,每年的最后两个月将是真正的业绩冲刺期。据了解,10月下旬以来,多家房企召开内部会议,布局今年年末的销售及回款等工作。在这些会议上,“冲刺”“攻坚”成为高频词。
对此,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表示,短期来看,重点城市有望加大供应力度以冲刺年度销售目标,对市场形成一定支撑。但当前渐进式政策放松尚难以完全打破市场负向循环,需中央层面多措并举、系统发力,才能推动市场实现止跌回稳。克而瑞研究中心预判,11月新房成交绝对量或延续低位波动,受2024年同期高基数影响,同比降幅可能进一步扩大。
对于长期市场走向,业内普遍认为,“十五五”规划提出的“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明确了行业转型方向,完善房地产基础制度、增加改善性住房供给、提升房屋建设品质将成为核心发力点。从城市层面看,长沙等人口持续流入、政策支持精准的城市,有望持续受益于真实住房需求释放;上海、深圳等热点城市则需更长时间消化市场观望情绪,供需两端的深度调整仍将持续一段时间。 宗 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