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场景”如何做出“大文章”

2025年11月14日 字数:2137
  本报综合报道 近日,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是国家层面首次对场景培育开放进行系统部署,标志着我国将通过场景这一关键创新资源,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为新技术新产品提供规模化应用的“试验场”,为新兴产业发展按下“加速键”,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入新赛道。
  破解新技术转化难题
  场景,原是影视领域概念,如今已成为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创新性应用的具体情境,是连接技术与产业、打通研发与市场的关键桥梁。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我国科技创新成果丰硕,但“有技术、缺场景”的困境让大量成果难以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应用,面临着科技转化的“死亡之谷”。
  “我国拥有超大规模的市场、完备的产业体系、巨大的人口规模,带来丰富应用场景的优势,场景已经成为关键的创新资源。”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表示,《实施意见》的出台,正是要发挥这一独特优势,通过场景培育和开放的新方式,打造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的“试金石”,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刘泉红看来,场景培育和开放能系统性验证新技术、新产品,将创新环境从传统实验室搬到真实市场环境,构成技术可行性的“试金石”,进而促进其规模化商业化,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同频共振。此前多地的场景开放探索往往局限于个别领域、部分行业,缺乏引领性强、带动性广的超级场景,而《实施意见》从顶层设计上系统破解了以往碎片化、浅层化的难题。
  明确五大方向22类重点
  据了解,《实施意见》明确了场景培育和开放的五大主要领域,细化为22类重点方向,涉及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领域新赛道,制造业、交通运输等四大产业,应急管理、矿山安全等五大行业,以及社会治理和民生领域。
  不仅如此,刘泉红提到,此次《实施意见》一大亮点是为培育拓展社会应用场景指明了具体细分领域和方向。
  例如,《实施意见》聚焦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全空间无人体系、生物技术、清洁能源、海洋开发等新领域时,提出探索元宇宙、虚拟现实、智能算力、机器人、生物基材料替代、绿电直供、虚拟电厂、深海探测等技术创新应用场景。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王琛伟认为,这些具象化的新场景,让跨行业、跨领域技术在一个个具体场景中深度融合,有利于形成全新的投资场景、消费场景以及全新的业态模式。
  在实施路径上,《实施意见》明确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应强化示范引领,其中中央企业要主动开放主业领域场景,吸引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和科研院所参与。
  王琛伟表示,国企开放主业领域场景,实质是为社会资本、民营企业放宽准入限制,通过优势互补、协同创新,让产业基础与场景数据资源发挥最大价值,实现企业提质、行业升级、生态共赢。
  在政策支持方面,将发挥政府采购作用,推动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应用,中央资金将对符合条件的重大场景配套基础设施予以支持,并加强与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等创新支持政策的协同衔接。
  多地因地制宜开展探索
  据了解,各地正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推动场景开放,让政策红利加速转化为发展实效。
  以广州为例,当地聚焦清洁能源(氢能)、现代种业、全空间无人体系、深海开发四大领域,打造新技术高效验证和快速转化的“创新试验场”。在现代种业领域,广州依托华南农业大学与中芯种业校企协同模式,引导海大集团等龙头企业开放100多个高标准鱼苗、虾苗场,构建全链条开放生态,目前当地企业和种研机构已拥有35个国家审定水产新品种。
  安徽则聚焦低空经济、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等领域,组建场景实验室,提升合肥骆岗全空间无人体系能级。
  据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合肥)执行主任程羽介绍,合肥开放工业制造、商业服务等八大领域应用场景,建设三大公共服务平台和5000平方米的机器人协同作业训练场,今年已释放上百个具身智能机器人试点应用场景机会,达成超20个首试首用场景合作,预计形成上千万元的市场规模。
  多部门联动推进场景落地
  李春临认为,落实《实施意见》需坚持创新引领、改革推动、因地制宜、安全有序、系统推进、融合发展六大原则,避免“拉郎配”和重复建设,既要“放得活”又要“管得好”。各行业部门应加快建立相关政策、标准与细则。
  据了解,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方面,分批次推出应用场景项目清单,围绕国家重点方向和领域,组织实施若干重大项目,形成新场景“发布—应用—反馈—优化”的良性循环。同时支持建设综合性重大场景、行业领域集成式场景、高价值小切口场景,扩大生产、工作、生活场景供给,促进应用场景项目化、清单化。
  科技部也将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形成“需求牵引—技术突破—场景验证—产业应用”的快速迭代创新机制,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加大应用场景建设和开放力度。
  工业和信息化部则将围绕“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北斗+”等方向培育应用场景,加速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
  “22类重点领域构建的全维度场景生态,让技术创新有处落地、市场需求有处释放。”刘泉红认为,随着这些新领域新场景进入黄金发展期,跨行业、跨领域技术将深度融合,形成全新的投资场景、消费场景及业态模式,为我国经济增长注入持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