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增长瓶颈

丰巢押注高端洗护品牌“新洁”

2025年11月20日 字数:1823
  近日,丰巢旗下高端洗护品牌“新洁”上海正大广场店正式开业,标志着这一高端洗护品牌完成“深圳—上海”双城布局。主打差异化服务
  据了解,“新洁”的布局从一开始就瞄准了高净值人群。
  继深圳南山区宝能太古城首店运营后,上海门店选址浦东新区陆家嘴西路168号正大广场,与东方滨江大酒店、国金中心商场为邻,周边聚集高端社区、写字楼与酒店资源。深圳首店则毗邻深圳湾口岸,环绕君汇新天等高档小区,两家门店均扎根核心商圈与高端社区交会处。
  这种选址策略与品牌定位高度契合。“新洁”聚焦线下体验场景,强调个性化服务与高品质护理,与丰巢App线上标准化洗护服务形成“双线布局”。相较于丰巢社区洗衣服务的粗放分类,“新洁”的服务更为细分,衬衫、针织衫等可提供针对性精细洗护,价格也相应提升——精细洗护衬衫定价89元,普通洗护35元;短款羽绒服普通清洗价79元,而丰巢App同类服务减券后仅39元。
  门店内设置专属接待区与多名专业洗护管家,提供“面料诊断—定制方案—专车送厂—质控封装—上门/到店交付”的全流程服务,售后还会进行衣物状态跟踪与反馈回访。这种管家式服务,旨在强化高端定位,与社区洗衣形成明显差异。
  全托管模式分摊扩张风险
  为快速拓展市场,“新洁”推出全托管合伙人模式,降低扩张门槛的同时分摊成本。根据丰巢公开信息,合伙人需认同品牌理念,具备15万元以内资金实力,单店初始投入预估10.98万元(不含租金)。
  这笔投入包括四部分:1.98万元托管服务费、1万元履约保证金、7.5万元装修费与1.5万元设备费(含收衣配套电脑、打印机等)。合作模式下,“新洁”负责门店日常全运营,涵盖人员招聘培训、选址、服务流程把控、营销推广、会员管理等核心事务;合伙人仅需承担资金投入与后续基础投资。
  丰巢试图通过这种模式,复用自身沉淀的洗护供应链资源——包括自营自建的嘉兴智能洗护工厂及优选合作工厂,减轻实体门店投入压力。目前,丰巢智能洗护中央工厂已覆盖京津冀与长三角,四季度还将落地长沙、武汉、合肥等城市,为全国扩张铺路。
  智能工厂支撑“隔日达”履约
  高端定位的背后,是供应链与履约能力的支撑。“新洁”依托丰巢嘉兴智能洗护工厂,打造标准化与智能化兼具的洗护体系。工厂内设专属洗护专区,由高级洗衣师团队针对不同面料制定科学洗护方案,采用小缸精洗工艺,配合软水系统与专用洗涤剂,确保洗涤pH值<8,无碱性残留。
  除基础洗护外,工厂还提供开线缝补、拉链保养、鞋面增色等多项延伸服务,实现衣物全方位护理。在服务时效上,借助工厂自主研发的管理系统、集单系统及标准化流程,“新洁”在华东率先推出“隔日达”服务,承诺72小时内完成洗护并送回,建立起高效可追溯的履约体系。
  这种“门店+智能工厂”的模式,既保证了服务品质的统一性,也提升了履约效率,成为“新洁”高端定位的核心支撑。盈利的关键在于平衡订单与服务
  尽管布局清晰,但“新洁”的盈利前景仍面临行业质疑。
  一位洗护电商从业者指出,高端精洗客群小众且消费低频,核心商圈门店租金远高于社区店,“必须严格把控技师服务能力,保证品质一致性”。同时,高端面料对洗护工艺要求高,丰巢需在标准化工厂模式中解决个性化需求难题。
  该从业者进一步表示,洗护行业订单集中在春秋换季,其余时段订单量偏少,“互联网企业经营洗衣业务,需形成足够订单规模,才能分摊工厂投入成本,形成价格优势”。
  快递行业专家赵小敏则从丰巢整体战略出发,认为“高端洗衣这类‘副业’可作为补充,但核心竞争力仍在快递柜业务”。赵小敏建议,丰巢应放大柜体规模优势,探索生鲜柜、外卖柜等细分领域,或与便利店、物流枢纽联动,同时可整合现存干洗店与洗护品牌资源,降低持续性成本投入风险。
  在业内人士看来,丰巢押注“新洁”,本质是为突破自身增长困局。数据显示,2021—2023年,丰巢末端配送服务收入持续增长,从14.6亿元增至18.4亿元,仍是营收支柱;但包括家政、洗护在内的增值服务收入波动不前,分别为9.2亿元、9亿元、9.6亿元,占总收入比重从36.5%降至25%。
  与此同时,丰巢在一、二线城市快递柜市占率增速趋于饱和,消费端对送货上门的需求提升,加之中通等快递企业自建驿站与柜机,进一步挤压其市场空间。此前递交的港交所招股书失效,也让其资金压力与增长焦虑浮出水面。
  “新洁”的双线布局与合伙人模式,是丰巢在增值服务领域的一次高端化尝试。依托快递柜网络流量,叠加智能工厂供应链,若能解决订单规模与服务平衡问题,或能成为新的增长引擎。但正如专家所言,高端洗护市场小众、成本高企,能否从“副业”成长为支撑增长的“主业”之一,仍需时间检验。 宗 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