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承压 内销乏力

中源家居再度出海谋破局

2025年11月25日 字数:1365
  国内家居行业竞争白热化叠加全球贸易格局多变,“外贸沙发王”中源家居正通过第三次海外建厂寻求突破。近日,中源家居公告拟斥资1600万美元在越南建设自建生产基地,这是其继墨西哥基地、越南(二期)项目相继终止后的又一全球化尝试。
  净利润呈“过山车”式波动
  据了解,中源家居的海外布局,本质是对业绩困境的回应。2025年三季度数据显示,公司实现营收11.25亿元,同比微降0.05%,净利润却由盈转亏,亏损1744.38万元,而去年同期盈利248.33万元。拉长时间维度,2021-2024年公司业绩波动更为剧烈:营收从10.21亿元降至7.22亿元,再回升至16.02亿元,净利润则连续三年亏损,仅2023年扭亏为盈实现2135.99万元,2024年又亏损4173.90万元,呈现“过山车”式波动。
  业绩承压背后,是多重因素的叠加冲击。一方面,国内家居行业竞争白热化,原材料价格波动与人力成本上升持续挤压利润空间;另一方面,公司高度依赖外销的模式面临关税政策变动等不确定性。
  数据显示,2021—2024年公司外销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均超96%,2025年上半年更是攀升至99.26%。尽管该公司试图通过跨境电商业务破局,但销售费用连年高增,2022—2024年分别同比增长35.74%、53.85%、50.39%,却未能转化为稳定盈利。
  出海之路机遇与挑战并存
  事实上,中源家居的海外建厂尝试早有先例。2021年,该公司计划投资2000万美元在墨西哥设厂,旨在规避贸易壁垒、完善全球化布局;2023年又拟出资2800万美元推进越南(二期)生产基地项目。但这两个项目分别于2024年11月、12月终止,前者因贸易环境变化导致项目丧失经济性,后者则受土地交付延迟、短期无法释放产能等因素影响。
  此次重启越南自建生产基地,中源家居被寄予厚望。公司公告称,项目将用于购置土地、建造厂房、购置设备等,有助于增强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水平,提升市场竞争力。从行业趋势来看,越南凭借劳动力成本优势、税收优惠及地理便利性,已成为家居企业出海热门选择,2023—2024年超20家国内家居企业在此设厂或扩建。2025年上半年,中国家居类企业海外设厂或建子公司数量同比增长超30%,东南亚国家占比近六成。
  但海外建厂仍是一场高风险博弈。业内人士指出,企业需应对当地政策法规、文化差异、供应链配套、人才短缺等多重挑战。中源家居公告也提示,项目尚需政府审批,越南的商业环境、外贸政策变动等均可能带来风险。此外,品牌认知度低是中国家居企业出海的共性难题,即便产品质量与设计水平提升,国际市场对中国家居品牌的了解仍显不足。
  在海外布局的同时,中源家居也在尝试多元化破局。如内销方面,该公司虽计划提升营收占比,但进展缓慢,2022—2024年中国大陆地区营收占比仅维持在2.36%—3.62%。其自有品牌在天猫、京东等平台的销量有限,爆款产品仅“已售1000+”。公司负责人坦言,国内市场起步晚、竞争激烈,消费者对功能沙发接受度不高且重品牌,导致内销增长乏力。
  品牌与本地化仍是关键发力点
  对于家居企业的出海热潮,专家给出了理性判断。社群圈层运营战略专家王建国表示,国内市场竞争加剧下,布局海外成为企业突破瓶颈的重要选择,但品牌出海并非单一动作,而是涉及品牌定位、产品适配、本地化运营等多环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长期规划与投入。
  数字商业创新顾问唐兴通则指出,代工“出海”卖的是“手”,品牌出海卖的是“脑”。家居行业正从“全球打工人”向“全球价值链玩家”升级,品牌出海绝非广告翻译,而是要重构全球用户心智。对于中源家居来说,仅靠海外建厂降低成本远远不够,还需在品牌塑造与本地化运营上持续发力。
  宗 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