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流量困境 京东外卖独立App上线

2025年11月27日 字数:1555
  近日,京东集团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刘强东在三亚举行的京东品酒会上正式宣布,京东外卖独立App全面上线,同步推出京东点评及“京东真榜”两大配套服务。这一重磅举措标志着京东将外卖业务从京东主站的补充场景升级为战略级核心业务,也让本就竞争白热化的本地生活服务赛道再添变数。
  独立App破局流量困境
  “早期因为我们把外卖服务归在‘秒送’品牌下,集成在主App里,导致很多用户甚至一些老用户,想点外卖时直接在京东主App里搜京东外卖却找不到,这让我们损失了巨大的流量。”刘强东在发布会上解释了推出独立App的核心原因。
  事实上,京东外卖自2025年2月正式上线以来,业务增长势头迅猛。官方数据显示,上线仅40天便实现日订单量突破100万单,4月跃升至千万级,6月1日日订单量已突破2500万单。截至11月,其业务已覆盖全国350个城市,入驻品质餐饮商家超200万,合作的TOP300餐饮品牌日均订单量较上线首月增长13倍,全职骑手规模也已突破15万人。但入口隐蔽的问题,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瓶颈。
  此次上线的京东外卖独立App并非单一外卖工具,而是整合了外卖、即时零售、点评、酒旅、购物的综合服务平台。
  据了解,目前该App已在华为应用市场正式上线,应用介绍显示其为“京东旗下全新餐饮服务平台”,核心优势包括“仅限品质餐厅入驻,热菜现炒有锅气;全职外卖骑手,品质配送有保障”。通过与京东点评的全面对接及京东主站的系统打通,用户可在单一入口完成“消费决策—下单购买—即时配送”全链路体验,这与现有主流外卖平台形成了显著差异。
  京东点评搅动了到店业务格局
  在推出独立外卖App的同时,刘强东宣布上线的京东点评及“京东真榜”,这标志着京东正式进军本地生活服务的另一重要板块——到店业务。这一举措无疑是向该领域的先行者发起了直接挑战。
  “当前市面上的点评产品依然存在着不少水军评论、刷单买榜、虚假榜单等乱象,不仅消费者屡屡被误导,商家也被迫陷入刷好评、抢流量的恶性循环。”刘强东表示,京东点评的核心创新在于采用人工智能大模型驱动点评生成,“我们采用人工智能,把全网关于餐厅、酒店、景点、航司等所有好吃好玩的相关数据,经过人工智能大模型分析,最后由人工智能生成对应的点评。”同时,平台也保留了真实用户的个体表达通道,并郑重承诺“永不商业化”,希望帮助用户轻松选出更合适的餐品与服务,也让不善营销但品质过硬的宝藏好店凭借实力被看见、被认可。
  值得注意的是,京东并非唯一瞄准到店业务的玩家。9月10日,阿里巴巴旗下高德地图正式发布“高德扫街榜”,同样承诺永不商业化,以上海为首批落地城市,上线一周用户规模超4000万,截至10月3日累计用户数突破4亿;抖音生活服务也于9月推出“烟火榜”,结合用户投稿、达人推荐等多维数据评选优质小店,持续加码到店业务。
  不过,有业内人士也提出担忧:“尽管部分榜单强调‘永不商业化’,但到店数据本身也可能被营销手段误导,无法保证绝对的真实性。此外,龙头企业数据沉淀所构建的社区生态优势,短期内难以超越。”想要撼动先行者的地位,对京东而言仍非易事。
  “三国杀”格局成形
  随着京东外卖独立App的上线,外卖江湖正式迎来淘宝闪购、美团、京东外卖的新“三国时代”。艾瑞咨询在最新的外卖/即时零售研究报告指出,外卖补贴大战虽然退潮,但也改变了用户选择偏好以及消费习惯,直接推动外卖市场格局发生新的剧变。
  “对于经常点外卖的人来说可能会更方便、更容易。”刘强东表示,独立App的上线将为经常点外卖的用户提供更便捷的服务体验。不少网友在社交媒体上留言称,“有了更多的行业参与者,外卖的品质有了更多保障。”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有序竞争将推动行业脱离低质竞争:一方面,平台会设立更严格的品质堂食入驻标准,从根本上规避“幽灵外卖”问题;另一方面,随着市场回归理性,构建“消费者得便利、商家得流量、平台得生态、骑手得保障”的健康生态将成为必然。 宗 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