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土地整治资金来源要多元共投
本报讯(记者陈平)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土地整治蓝皮书”课题组7月15日表示,目前由政府财政作为土地整治资金的主要来源显然不可持续。
该课题组认为,在新时期的土地整治应探索由政府、企业、个人等多元主体形成的外包式、股份式、私营式等不同结构的PPP资金支撑模式。
课题组称,在此模式下,政府和私人部门(企业或个人)可以依据项目特征、资金现状和发展预期设计融资方案,可以由政府全额出资企业承包部分工程(外包式),也可以制定各方资金比例和分配预期收益(股份式),或者由私人部门全额负责(私营式),从多种渠道满足土地整治资金需求,从而多元共投,保障整治工作持续有序地推进。
土地整治蓝皮书是全面反映2015年中国土地整治发展实践、综合成效、探索创新的年度性研究报告。
蓝皮书课题组成员、中国人民大学严金明教授表示,土地整治应总体定位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平台,实现生态文明的建设路径,提升民生福祉的发展动力,加强政府治理的突破窗口,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工具。
该课题组认为,在新时期的土地整治应探索由政府、企业、个人等多元主体形成的外包式、股份式、私营式等不同结构的PPP资金支撑模式。
课题组称,在此模式下,政府和私人部门(企业或个人)可以依据项目特征、资金现状和发展预期设计融资方案,可以由政府全额出资企业承包部分工程(外包式),也可以制定各方资金比例和分配预期收益(股份式),或者由私人部门全额负责(私营式),从多种渠道满足土地整治资金需求,从而多元共投,保障整治工作持续有序地推进。
土地整治蓝皮书是全面反映2015年中国土地整治发展实践、综合成效、探索创新的年度性研究报告。
蓝皮书课题组成员、中国人民大学严金明教授表示,土地整治应总体定位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平台,实现生态文明的建设路径,提升民生福祉的发展动力,加强政府治理的突破窗口,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