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全民炒房和全民炒股一样危险
    眼下,房子已经当仁不让地成了一个热词。每天,关于房子的新闻充斥各种媒体,无奇不有。有专家称,购房热正朝着全民炒房方向发展,担心重蹈去年全民炒股的覆辙。
    巴菲特曾说,投资的秘诀在于大多数人恐惧时贪婪,大多数人贪婪时恐惧。正所谓人多的地方不去,否则一拥而上的踩踏风险大增。房地产本来是高杠杆行业,不管开发商还是消费者,都可较大幅度使用贷款。这也使房子在基本的居住功能之上,被赋予了较大程度的金融功能和炒作空间。过去十几年,中国房地产确实造就了只涨不跌的长牛神话,其中有城市化进程、人口流入、居民收入提高、经济增长等诸多基本面原因,是符合客观规律的。但须客观认识到的是,当前一二线城市房价不仅相对居民收入较高,从绝对值来说相当的高。有统计发现,全球12大房价最高城市,中国就有4个。而且,从上涨时间来说,也确实很急,不少楼盘价格一年之内甚至已经翻番。
    法国社会学家勒庞在《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曾对群体行为有过分析,认为群体容易跟风、丧失理性判断,此外,还是冲动、多变和急躁的。试想一下,房价总不能涨到天上去,击鼓传花总有停止的一天。如果一旦形势急转直下,蜂拥而上买房的人会不会心态大变,到时会不会像去年股市变盘一样,又是蜂拥而出,引起一片踩踏?
    有报道称,一家ST的上市企业,如出售在北京的2套学区房,就能成功保壳。有人甚至专门算了一笔账,如按2200万元的价值估算,900多家上市公司上半年利润不及北京2套学区房。确实,这两年常听到不少企业家抱怨生意难做,辛辛苦苦赚的钱买不上一幢楼。现今,我国民营经济投资呈下降之势,其中不排除有些企业家把资金抽出投入了房市。
    人都有渴求财富的心理,除非刚性需求,没有多余的钱,就不要染指炒房这种高风险致富途径,否则像盲目跟风炒股一样危险。当然,除了购房者的理性,社会各有关方面都应营造理性投资的氛围。对于一个社会而言,当大多数本可以靠不断奋斗拥有居所的年轻人对房价绝望,城市的创新和活力也容易大打折扣。
    我国房地产长期而言,仍然有一定发展空间,但就当前而言,房价急涨须引起足够警惕,应采取措施使房屋回归居住属性,建立遏制投机需求的相应机制,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适时推动财税、土地等领域的制度改革,以实现房地产的长期稳健发展。经平

版权所有:城市金融报社 备案号:陕ICP备12000252号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芙蓉南路3号 邮政编码:710061 联系电话:029-89668757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21 邮发代号:51-40 广告经营许可证:陕工商广字01-013 城市金融网网址:WWW.CSJR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