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我热恋《城市金融报》30年
弹指一挥间,我与《城市金融报》由相识、相知到相恋,结下了30年的不解之缘。
那是1987年秋,我从部队转业到中国工商银行广东信宜县支行工作,成为工行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从我跨进工行大门的那一天起,《城市金融报》就进入了我的眼帘,并被丰富多彩的文章和美观大方的版面所吸引。后来,我从县支行调到茂名市分行、广东省分行工作、借调到总行工作,并先后担任《城市金融报》的特约记者和联络员,在《城市金融报》发表了各类稿件近200篇,获得《城市金融报》授予的10多个奖项。回想起我与《城市金融报》的30年恋情,已成为我人生中一段难忘的记忆。
尽力发行《城市金融报》是我的职责
我自1987年调到工商银行起,至今已有30个年头了,其中有23年我担任《城市金融报》的发行联络员。特别是1995年至2008年,我在广东分行办公室工作,一直担任广东通联站站长兼发行员。每年征订报刊时,我都把征订《城市金融报》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每年草拟征订报刊通知时,明确把《城市金融报》作为重点征订对象。全省19个分行,我要逐个行打电话催促落实,一般要经过多次联系才能落到实处。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不厌其烦地进行宣传发动,使《城市金融报》发行到各分支行,成为广大员工喜爱的精神食粮。除做好本行系统的征订发行外,我还注重向企业界朋友们推荐《城市金融报》,争取让他们订阅,我有10多位企业家朋友,他们也想多了解一些金融方面的知识,问我有什么办法,我脑海里马上想到了《城市金融报》,便对他们说,你们订《城市金融报》是最好的选择,该报既有金融新闻、金融知识、金融的方针政策,又有“理财周刊”、“投资市场”、“收藏视界”、“金融调研”、“业界观察”、“投资理财”、“深度报道”、“一带一路”、“读书生活”、“文摘周刊”、“财富广场”等版面和栏目,内容异彩纷呈。这些老板听了我的介绍,都纷纷征订了《城市金融报》,结果他们对该报非常满意,现已成为《城市金融报》的忠实读者。经我的发动,已有多名国有、民营企业领导征订了《城市金融报》。后来我调到工会办公室工作,但我仍为发行《城市金融报》尽自己的力量。努力为《城市金融报》写稿是我的乐趣
我在部队工作时就搞过新闻报道和文学创作,当我转业银行后,单位根据我的特长安排我在办公室工作,从县支行干起,到市分行、省分行、总行,我都工作过。虽然工作环境不停地变动,但任务未变,始终负责业务宣传及综合业务,特别是给《城市金融报》提供稿件,报道我行的工作成就和好人好事,是我的一项重要任务。30年来,我先后在中央及省、市新闻媒体发表各类新闻作品1000多篇,文学作品120多篇,出版专著2部,其中被《城市金融报》采用的稿件近200篇。此期间,我加入了中国金融作协和广东省作家协会,并被多家报刊聘为特约通讯员,取得高级经济师职称。因而,《城市金融报》也是我实现“记者梦”、“作家梦”的摇篮。
我在《城市金融报》发表的稿件中,既有消息、通讯,又有人物专访、特写、论文、散文、报告文学和新闻照片,从一版到八版,几乎每个版面、每个栏目都刊登过我的文章,既发过头版头条,也有小消息;如报告文学《春蚕到死丝未尽》、《“梅”开十度更倩丽》;长篇通讯《文明花开别样红》、《向秀丽的传人再谱秀丽的篇章》、《综合效益冠全行》、《众志成城展雄风》、《银海竞舟勇者胜》、《南疆红土地频打营销牌》等分别在头版或二版头条位置发表。消息《大力支持小企业发展显成效》、《首开当地仲裁清收不良资产先河》、《广东分行成为工行系统创利最多的省分行》、《广东分行银行卡获工行及广东同业双冠》、《广东分行营业部推出分区、分类、分窗服务模式》、《业务新品享誉广东金融服务博览会》、《工行大举进军现金管理业务》等,均在《城市金融报》显要位置刊载。从1996年起,我先后采访了省行刘德谷、张衢、孙持平、黄明祥四任行长和近10名二级分行行长,写出的人物专访全部在《城市金融报》发表,并受到行内外读者的好评。积极参加《城市金融报》征文是我的幸福
《城市金融报》成立30年来,先后举办过多次征文活动。在这些征文活动中,我都积极写稿应征并获奖。如1994年,总行和《城市金融报》联合举办“工行十年”有奖征文活动,我分别采写了《“杠杆”的风采》和《与尼姑交朋友的储蓄员》两篇通讯参加应征,结果大获全胜,《“杠杆”的风采》荣获一等奖,《与尼姑交朋友的储蓄员》荣获优秀奖。《城市金融报》成立十周年的时候曾举办“我与《城市金融报》”征文活动,我以自己的真实感受写出了《城市金融报,优秀通讯员的摇篮!》一文应征,结果再获一等奖。此外,《城市金融报》举办的摄影比赛、头条新闻比赛等专题的征文活动,我也积极参与,并有作品入选。我还有几篇文章被评为年度优秀稿件或专栏征文奖。2006年,《城市金融报》创刊20周年时举办“我与《城市金融报》”征文,我又写出《城市金融报:教我如何不爱您?》,再次入选获奖。可以说,《城市金融报》创办30年来举办的征文活动,我基本上都参与了,并拿了多个奖项。1991年10月,《城市金融报》创刊5周年时,我被评为优秀通讯员。1992—1996年度,我又被评为优秀通讯员。这些经历,这一个个奖励,都在我的人生旅途中留下了美好幸福的回忆。
30年的成长历程,《城市金融报》从一名呱呱坠地的婴儿,如今已长成了一名英俊伟岸的青壮年。你那丰富多彩的文章,新颖活泼的版式,题材广泛的栏目,高雅大气的图片,已深深地印记在我的脑海中,成为我工作、学习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啊,《城市金融报》,我爱你!我将继续与你前行!
那是1987年秋,我从部队转业到中国工商银行广东信宜县支行工作,成为工行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从我跨进工行大门的那一天起,《城市金融报》就进入了我的眼帘,并被丰富多彩的文章和美观大方的版面所吸引。后来,我从县支行调到茂名市分行、广东省分行工作、借调到总行工作,并先后担任《城市金融报》的特约记者和联络员,在《城市金融报》发表了各类稿件近200篇,获得《城市金融报》授予的10多个奖项。回想起我与《城市金融报》的30年恋情,已成为我人生中一段难忘的记忆。
尽力发行《城市金融报》是我的职责
我自1987年调到工商银行起,至今已有30个年头了,其中有23年我担任《城市金融报》的发行联络员。特别是1995年至2008年,我在广东分行办公室工作,一直担任广东通联站站长兼发行员。每年征订报刊时,我都把征订《城市金融报》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每年草拟征订报刊通知时,明确把《城市金融报》作为重点征订对象。全省19个分行,我要逐个行打电话催促落实,一般要经过多次联系才能落到实处。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不厌其烦地进行宣传发动,使《城市金融报》发行到各分支行,成为广大员工喜爱的精神食粮。除做好本行系统的征订发行外,我还注重向企业界朋友们推荐《城市金融报》,争取让他们订阅,我有10多位企业家朋友,他们也想多了解一些金融方面的知识,问我有什么办法,我脑海里马上想到了《城市金融报》,便对他们说,你们订《城市金融报》是最好的选择,该报既有金融新闻、金融知识、金融的方针政策,又有“理财周刊”、“投资市场”、“收藏视界”、“金融调研”、“业界观察”、“投资理财”、“深度报道”、“一带一路”、“读书生活”、“文摘周刊”、“财富广场”等版面和栏目,内容异彩纷呈。这些老板听了我的介绍,都纷纷征订了《城市金融报》,结果他们对该报非常满意,现已成为《城市金融报》的忠实读者。经我的发动,已有多名国有、民营企业领导征订了《城市金融报》。后来我调到工会办公室工作,但我仍为发行《城市金融报》尽自己的力量。努力为《城市金融报》写稿是我的乐趣
我在部队工作时就搞过新闻报道和文学创作,当我转业银行后,单位根据我的特长安排我在办公室工作,从县支行干起,到市分行、省分行、总行,我都工作过。虽然工作环境不停地变动,但任务未变,始终负责业务宣传及综合业务,特别是给《城市金融报》提供稿件,报道我行的工作成就和好人好事,是我的一项重要任务。30年来,我先后在中央及省、市新闻媒体发表各类新闻作品1000多篇,文学作品120多篇,出版专著2部,其中被《城市金融报》采用的稿件近200篇。此期间,我加入了中国金融作协和广东省作家协会,并被多家报刊聘为特约通讯员,取得高级经济师职称。因而,《城市金融报》也是我实现“记者梦”、“作家梦”的摇篮。
我在《城市金融报》发表的稿件中,既有消息、通讯,又有人物专访、特写、论文、散文、报告文学和新闻照片,从一版到八版,几乎每个版面、每个栏目都刊登过我的文章,既发过头版头条,也有小消息;如报告文学《春蚕到死丝未尽》、《“梅”开十度更倩丽》;长篇通讯《文明花开别样红》、《向秀丽的传人再谱秀丽的篇章》、《综合效益冠全行》、《众志成城展雄风》、《银海竞舟勇者胜》、《南疆红土地频打营销牌》等分别在头版或二版头条位置发表。消息《大力支持小企业发展显成效》、《首开当地仲裁清收不良资产先河》、《广东分行成为工行系统创利最多的省分行》、《广东分行银行卡获工行及广东同业双冠》、《广东分行营业部推出分区、分类、分窗服务模式》、《业务新品享誉广东金融服务博览会》、《工行大举进军现金管理业务》等,均在《城市金融报》显要位置刊载。从1996年起,我先后采访了省行刘德谷、张衢、孙持平、黄明祥四任行长和近10名二级分行行长,写出的人物专访全部在《城市金融报》发表,并受到行内外读者的好评。积极参加《城市金融报》征文是我的幸福
《城市金融报》成立30年来,先后举办过多次征文活动。在这些征文活动中,我都积极写稿应征并获奖。如1994年,总行和《城市金融报》联合举办“工行十年”有奖征文活动,我分别采写了《“杠杆”的风采》和《与尼姑交朋友的储蓄员》两篇通讯参加应征,结果大获全胜,《“杠杆”的风采》荣获一等奖,《与尼姑交朋友的储蓄员》荣获优秀奖。《城市金融报》成立十周年的时候曾举办“我与《城市金融报》”征文活动,我以自己的真实感受写出了《城市金融报,优秀通讯员的摇篮!》一文应征,结果再获一等奖。此外,《城市金融报》举办的摄影比赛、头条新闻比赛等专题的征文活动,我也积极参与,并有作品入选。我还有几篇文章被评为年度优秀稿件或专栏征文奖。2006年,《城市金融报》创刊20周年时举办“我与《城市金融报》”征文,我又写出《城市金融报:教我如何不爱您?》,再次入选获奖。可以说,《城市金融报》创办30年来举办的征文活动,我基本上都参与了,并拿了多个奖项。1991年10月,《城市金融报》创刊5周年时,我被评为优秀通讯员。1992—1996年度,我又被评为优秀通讯员。这些经历,这一个个奖励,都在我的人生旅途中留下了美好幸福的回忆。
30年的成长历程,《城市金融报》从一名呱呱坠地的婴儿,如今已长成了一名英俊伟岸的青壮年。你那丰富多彩的文章,新颖活泼的版式,题材广泛的栏目,高雅大气的图片,已深深地印记在我的脑海中,成为我工作、学习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啊,《城市金融报》,我爱你!我将继续与你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