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CPI触底、PPI转正真正考验是:信贷与地产
9月的CPI和PPI双双高于预期。10月14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9月CPI同比上涨1.9%,PPI同比上涨0.1%。统计局PMI中新订单指数小幅下滑(但仍位于荣枯线之上)、但生产量指数好转。
CPI触底、PPI转正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认为,稳增长政策发力带动工业品需求回升,推动工业品价格环比持续上涨;同时去年下半年工业品价格快速下跌继续形成的低基数,下半年PPI同比跌幅将呈现快速收窄态势。
他判断,年底PPI同比增速将攀升至1%左右,将推动工业企业利润获得更高增速。
兴业证券高级宏观分析师王连庆表示,目前钢铁价格转向下跌,而水泥煤炭价格等仍上涨,这些都预示出PPI的好转。
PPI进一步回暖的同时,9月CPI可能也完成了触底。北京大学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苏剑认为,食品价格主导了CPI的回升。招商证券宏观研究主管谢亚轩认为,CPI于8月后逐步回升,但四季度的高点仍低于上半年。
“由于去年同期基数较低、且PPP项目落地提速,9月基建投资有望继续好转。”汪涛表示,产能持续过剩、决策层强调推进供给侧改革,预计制造业投资增速仍保持低位,再加上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速小幅回升,整体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可能温和反弹至9%-10%。
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则认为,供给侧改革加快进度,制造业投资仍将承压,加上地产调控趋严,月地产投资反弹难以持续,预计9月有所回落,但积极财政继续发力、PPP加快落地,基建投资仍将托底,月投资累计增长8.1%,将持平于8月。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加快,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全国水泥综合价格指数回升,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微升至8.2%。
信贷与地产
今年1—9月,全国300城共成交土地15585宗,较去年减少7%,成交面积57508万平方米,同比减少2%。与此同时,土地出让收入大幅增长,总额达到19262亿元,同比大增40%。其中,住宅用地出让金总额15021亿元,同比增加56%。
汪涛认为,受强劲的房贷和季节性信贷需求推动,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反弹至1.05万亿,基本相当于去年同期水平。
9月新增贷款的主力应该依然还是居民按揭贷款。国务院针对民间投资下滑的督导工作将会逐渐发挥作用,加之临近季末企业用款需求有所提升,非金融企业的新增贷款将会有所恢复。票据监管加强给票据融资带来的影响逐渐过去,票据融资在9月保持增长问题不大。
中银国际首席宏观分析师朱启兵认为,1—8月实体经济新增人民币贷款累计超过8.7万亿元,考虑到信贷投放节奏,月新增人民币贷款9500亿元,全年新增信贷在11.5万亿元左右;基数效应对M2增速的影响自8月开始逐渐消失,9月M2同比增速扩大至11.7%。
华融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表示,央行9月比上个月的净投放增加了2000亿元,整体流动性充足,加上去年同期外汇占款大幅下降造成去年的M2基数偏低,今年9月M2同比增速11.6%。
连平认为,月新增信贷超预期反弹后,月信贷很大可能呈现一定程度反弹。
连平分析,支撑9月信贷持续反弹的主要因素仍是国内楼市行情火爆,而限购限贷政策生效相对滞后。同时多项经济指标转好,未来基建投资可能进一步加速刺激企业信贷需求增长。而M2则在信贷持续反弹,外汇占款压力、高基数效应减弱,财政存款下放等积极因素下逐渐小幅回升。
但汪涛指出,虽然一线房价快速上涨,但开发商态度仍然谨慎,明年的房地产开工量随着销售放缓和政策收紧而下降。
伍戈认为,陆续出台的限贷政策会对已经呈现下行态势的房地产产生影响。李晓丹
CPI触底、PPI转正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认为,稳增长政策发力带动工业品需求回升,推动工业品价格环比持续上涨;同时去年下半年工业品价格快速下跌继续形成的低基数,下半年PPI同比跌幅将呈现快速收窄态势。
他判断,年底PPI同比增速将攀升至1%左右,将推动工业企业利润获得更高增速。
兴业证券高级宏观分析师王连庆表示,目前钢铁价格转向下跌,而水泥煤炭价格等仍上涨,这些都预示出PPI的好转。
PPI进一步回暖的同时,9月CPI可能也完成了触底。北京大学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苏剑认为,食品价格主导了CPI的回升。招商证券宏观研究主管谢亚轩认为,CPI于8月后逐步回升,但四季度的高点仍低于上半年。
“由于去年同期基数较低、且PPP项目落地提速,9月基建投资有望继续好转。”汪涛表示,产能持续过剩、决策层强调推进供给侧改革,预计制造业投资增速仍保持低位,再加上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速小幅回升,整体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可能温和反弹至9%-10%。
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则认为,供给侧改革加快进度,制造业投资仍将承压,加上地产调控趋严,月地产投资反弹难以持续,预计9月有所回落,但积极财政继续发力、PPP加快落地,基建投资仍将托底,月投资累计增长8.1%,将持平于8月。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加快,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全国水泥综合价格指数回升,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微升至8.2%。
信贷与地产
今年1—9月,全国300城共成交土地15585宗,较去年减少7%,成交面积57508万平方米,同比减少2%。与此同时,土地出让收入大幅增长,总额达到19262亿元,同比大增40%。其中,住宅用地出让金总额15021亿元,同比增加56%。
汪涛认为,受强劲的房贷和季节性信贷需求推动,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反弹至1.05万亿,基本相当于去年同期水平。
9月新增贷款的主力应该依然还是居民按揭贷款。国务院针对民间投资下滑的督导工作将会逐渐发挥作用,加之临近季末企业用款需求有所提升,非金融企业的新增贷款将会有所恢复。票据监管加强给票据融资带来的影响逐渐过去,票据融资在9月保持增长问题不大。
中银国际首席宏观分析师朱启兵认为,1—8月实体经济新增人民币贷款累计超过8.7万亿元,考虑到信贷投放节奏,月新增人民币贷款9500亿元,全年新增信贷在11.5万亿元左右;基数效应对M2增速的影响自8月开始逐渐消失,9月M2同比增速扩大至11.7%。
华融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表示,央行9月比上个月的净投放增加了2000亿元,整体流动性充足,加上去年同期外汇占款大幅下降造成去年的M2基数偏低,今年9月M2同比增速11.6%。
连平认为,月新增信贷超预期反弹后,月信贷很大可能呈现一定程度反弹。
连平分析,支撑9月信贷持续反弹的主要因素仍是国内楼市行情火爆,而限购限贷政策生效相对滞后。同时多项经济指标转好,未来基建投资可能进一步加速刺激企业信贷需求增长。而M2则在信贷持续反弹,外汇占款压力、高基数效应减弱,财政存款下放等积极因素下逐渐小幅回升。
但汪涛指出,虽然一线房价快速上涨,但开发商态度仍然谨慎,明年的房地产开工量随着销售放缓和政策收紧而下降。
伍戈认为,陆续出台的限贷政策会对已经呈现下行态势的房地产产生影响。李晓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