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汇率变动事关你我
    “十一”假期过后,笔者的手机收到银行发来信用卡账单信息,乍一看,感觉长假里花了不少钱,再察看明细,发现由于汇率原因,几笔账目金额在换算时有些出入,部分境外消费竟比之前预算便宜不少。
    国庆期间,笔者一家五口去泰国旅游,出发前在上海换了4万多泰铢,当时汇率是5.05,分摊到人均1万多泰铢,应足够基本花销。到达曼谷机场时,笔者注意到货币兑换牌价上,人民币对泰铢汇率是4.7,相差3.5个点,换句话说100元人民币少换了35元。不要小看这点钱,若扩大倍率,换成1000元人民币就要损失350元。而行程最后一天,笔者去免税店购物,除了零食用现金支付,其他全部刷卡,彼时,按当天现汇的汇率牌价折算,比之前现钞价的汇率高不少,多了3%左右,比如买一个标价12000泰铢的鳄鱼皮夹,如果付现钞,折合人民币2376元,而刷卡的话,那天汇率是5.224,折合人民币2298元,便宜78元。
    实际上,合理利用汇率差价也是一种理财手段。有两位朋友分别在今年上半年和最近让笔者参谋购买一些克拉钻。众所周知,成品钻石都是国外进口,按美元计价,由于上半年美元对人民币汇率较低,在6.5左右,所以成品裸钻的整体售价也较便宜。而下半年美元对人民币几经升值,已由年初的6.5升至现在6.7。这意味着同一颗钻石,在利润率不变,成本上升的情况下,汇率上升部分的费用要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因此,莫以为汇率与普通百姓无关,其实在不知不觉中悄悄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
    随着10月1日人民币正式加入SDR货币篮子,预示人民币日益坚挺,百姓口袋里的钱不会由于汇率原因轻易缩水。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长期来看,持有人民币的中国消费者出境旅游、购物和投资将更便捷。换句话说,中国人今后或许可以在更多国家,直接用人民币消费,增加交易便利度,规避汇率风险。此外,伴随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今后一些大宗商品可能会以人民币计价,这有助于企业规避汇率风险,降低交易成本,最终也将造福终端消费者。
    马宜敏

版权所有:城市金融报社 备案号:陕ICP备12000252号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芙蓉南路3号 邮政编码:710061 联系电话:029-89668757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21 邮发代号:51-40 广告经营许可证:陕工商广字01-013 城市金融网网址:WWW.CSJR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