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德国:消费者的力量
德国人买东西你若在旁边你会急死,他们读产品介绍太认真了,以至于花费在那儿的时间比买的过程还长。
德国的《南德报》有个“风格”专版,这里面有关衣食住行的评说和服务很多,诸如品评葡萄酒、网购餐的质量是否靠谱、“爱马仕”手工的经典等等。其中一个叫“尝试”的专栏,专门给专家留着。专家大多是某个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大学教授、市场调查的分析家等,他们发表看法和意见不受任何人和管理部门的干涉和限制,他们受访并毫无顾虑地告诉消费者他(她)个人的看法,重要的是他(她)还给产品打分。
德国还有个“产品试验基金会”,这个受政府委托并赞助的消费者组织,多由专业人士组成。年龄大一些的德国人说,过去买东西之前都要查看这个组织对产品所做的评价,这个组织对产品的评价和比较包罗万象,连买房子去哪贷款好,买保险去哪里好都有。一个著名的例子是1969年,该组织对一个滑雪板品牌评价甚低,称其为不过关产品,从而引发一场官司,结果是产品公司以失败告终。
随着网络的发展,虽然越来越多的人到网上去查产品质量的评价与比较,但依然有不少坚定分子只看重该基金会的评估。这个基金会的主要收入是靠销售它的杂志,其中一本主要是对产品的评价,其销售量达到42万册;他们办的另一本属于金融方面的咨询性杂志,销售量为21万册。
对于这个基金会的产品试验报告,有人称它“像圣经似的”,因为买床垫的人看它,买到产品有残次要退货甚至打官司的人也用它。(摘自《羊城晚报》
程丹梅/文)
德国的《南德报》有个“风格”专版,这里面有关衣食住行的评说和服务很多,诸如品评葡萄酒、网购餐的质量是否靠谱、“爱马仕”手工的经典等等。其中一个叫“尝试”的专栏,专门给专家留着。专家大多是某个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大学教授、市场调查的分析家等,他们发表看法和意见不受任何人和管理部门的干涉和限制,他们受访并毫无顾虑地告诉消费者他(她)个人的看法,重要的是他(她)还给产品打分。
德国还有个“产品试验基金会”,这个受政府委托并赞助的消费者组织,多由专业人士组成。年龄大一些的德国人说,过去买东西之前都要查看这个组织对产品所做的评价,这个组织对产品的评价和比较包罗万象,连买房子去哪贷款好,买保险去哪里好都有。一个著名的例子是1969年,该组织对一个滑雪板品牌评价甚低,称其为不过关产品,从而引发一场官司,结果是产品公司以失败告终。
随着网络的发展,虽然越来越多的人到网上去查产品质量的评价与比较,但依然有不少坚定分子只看重该基金会的评估。这个基金会的主要收入是靠销售它的杂志,其中一本主要是对产品的评价,其销售量达到42万册;他们办的另一本属于金融方面的咨询性杂志,销售量为21万册。
对于这个基金会的产品试验报告,有人称它“像圣经似的”,因为买床垫的人看它,买到产品有残次要退货甚至打官司的人也用它。(摘自《羊城晚报》
程丹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