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当保持人民币国际化地位的目标遇上美元加息年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对货币政策的描述选择了新的修辞,“坚持汇率市场化改革方向,保持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稳定地位”。
    这是中央政府在年度政府报告中首次提出全球货币体系的概念,取代了此前三年的政府报告中惯用的阐述,“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从保汇率转向保国际化地位
    同往年相比,报告中措辞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三点:一是中国将继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二是再次明确坚持汇率市场化改革方向;三是未提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寥寥数语首要突出的是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目标的新部署,而措辞的改变引起了相关人士的讨论与解读。瑞穗银行的解读是,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人民币措辞的调整显示,中国当局已从保汇率转向保人民币国际化地位。
    去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宣布纳入人民币的特别提款权(SDR)新货币篮子于2016年10月1日正式生效,这反映了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不断上升的地位。
    但数据显示,过去这一年,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的努力基本搁浅。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2017年1月称,2016年人民币的全球支付额同比下降29.5%,占比从2015年12月的2.31%降至2016年12月底的1.67%,其使用在国际支付中排名第六。
    中国央行副行长易纲表示,保持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稳定地位主要包含三层意思:其一,去年人民币加入SDR,进入全球货币第一阵容。其二,人民币的稳定地位在过去十年明显上升,未来还将维持这种态势,即它是很有信誉的,对各大货币有弹性但又总体稳定。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特别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人民币未来的趋势将会保持稳定和相对强势的特征。其三,人民币国际化,在贸易和投资中用人民币结算,是一种发展趋势。人民币国际化是市场化、水到渠成的过程。
    保汇率成本太大
    在此前“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政策指导下,在人民币汇率出现问题时,政府会出手“保汇率”。中国投入1万亿美元外汇储备来提升人民币的价值,而此后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成本越来越高。
    实际上,这种保汇率做法在市场中存在争议。包括前中央银行顾问余永定在内的一些政府研究人员,一直公开呼吁政府改变人民币政策,进行汇率市场化改革。当市场预期人民币贬值时,应当允许人民币贬值,无需通过干预保汇率,市场供求会决定汇率的稳定。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朱宁表示,中国人民银行目前利用外汇储备防止人民币大幅贬值的做法不可持续。“人民币兑美元已经从峰值下降了10%,但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损失了近25%。如果外汇储备不断缩减,如果储备不能满足经常账户支付要求,中国该怎么办?”
    高额的保汇率成本也成为促使中国政府调整货币政策的因素之一。
    美国加息年
    当地时间3月3日,美联储主席耶伦发表讲话暗示,如果美国经济与美联储官员的预期一致,月加息将是合适的。
    美联储加息后,美元极有可能上涨。北京大学深圳汇丰商学院教授ChristopherBalding认为:“这些因素在整个2017年都会对人民币造成巨大压力。”
    而另一方面,特朗普对中国贸易的威胁也对人民币汇率造成压力。美国对中国管理汇率的做法一直颇有微词,甚至多次叫嚣把中国定为“货币操纵国”。
    但人民币贬值和资本外流将极大地阻碍中国保持金融稳定、继续经济改革的努力,而这正是央行害怕人民币失控之外,不愿意让人民币大幅贬值的原因。因此,可以确定的是,从保汇率转向保地位,并不意味着放弃对汇率的干预,只是手段或比之前的利用外汇储备转变为多渠道并进。
    与此同时,对于汇率和人民币全球地位的问题,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表示:短期因素会干扰外汇市场,但人民币的价值最终将由国内经济增长等基本因素决定。
    李华伟

版权所有:城市金融报社 备案号:陕ICP备12000252号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芙蓉南路3号 邮政编码:710061 联系电话:029-89668757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21 邮发代号:51-40 广告经营许可证:陕工商广字01-013 城市金融网网址:WWW.CSJR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