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外贸开门红
我国外贸进出口迎来了一个“暖春”。3月8日,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2月,我国进出口总值达3.89万亿元,同比增长20.6%,涨幅比1月扩大1个百分点,也创下了自2013年1月以来的新高,其中进口端和出口端均出现明显上涨。
具体来看,今年前两个月,我国对外出口2.09万亿元,增长11%;进口1.8万亿元,增长34.2%;贸易顺差2936.5亿元,收窄46.1%。其中,一般贸易进出口2.18万亿元,增长20.5%,占我国外贸总值的56%,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需求复苏成助力
“应该说,3月8日公布的全国进出口数据,印证了今年以来外贸开局明显向好的势头”,在3月8日全国两会的“部长通道”上,海关总署署长于广洲对我国当前外贸形势做出了上述评价。他表示,目前进出口积累了四方面的改善,“一是市场需求尤其是国内需求明显增加;二是高新技术产品、制成品明显快速增长;三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量保持了积极发展的态势;四是市场预期和企业信心逐渐回暖。”
在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看来,目前国际市场整体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复苏,今年初韩国、中国台湾等地区的进出口形势均有显著好转,我国进出口也部分受益于此,“与此同时,国内一系列稳增长效应逐渐显现,溢出了不少贸易需求,而随着大宗商品量价齐升,进口迅速走高,均是推动今年初外贸‘开门红’的重要因素”。
谈及人民币汇率带来的影响,白明表示,尽管此前人民币出现明显贬值,但是并未明显刺激出口的增长,这是因为外商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期不稳定,不敢下订单,但随着年初人民币汇率的趋稳,人民币贬值的预期减弱,人民币贬值的第二效应正在显现。“贬值的第一效应更多的是从统计口径上算出来的,第二效应则是实实在在的出口订单增长的反映。”
后市机遇与挑战并存
有了年初的良好基础打底,业内不少专家均乐见今年全年外贸形势继续向好,有分析指出,整体看,我国外需改善趋势仍将延续,这对我国出口逐渐恢复将起到正面支撑作用。
商务部研究院外贸所研究员李健直言,如果全球经济能够持续复苏,逐步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中国外贸在今年企稳回升的可能性依然非常大,“近段时间我国外贸亮点不断涌现,首先是商品结构发生变化,中高端产品逐渐增多,一般贸易取代加工贸易成为我国出口的主要形式,而出口主力也逐渐由外资企业转向民营企业”,李健表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技术研发水平及服务水平正不断提高并形成新优势,虽然以往传统的商品优势逐步弱化,但在附加值更高的市场上,我国外贸的新优势还有进一步发挥的巨大空间。
不过有的预测态度较为谨慎。“虽然打响了‘当头炮’,但对于全年整体的进出口情况尚不能掉以轻心”,白明分析,前两个月较好的外贸数据部分源于春节因素,而2月当月出现了进口明显好于出口的情况,相关部门应提高警惕。他直言,今年世界市场的不确定性还有很多,例如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多次声称将对中国商品征收45%的关税和大幅提高贸易壁垒,而英国脱欧即将走向最后的程序,未来带来的影响也在酝酿之中,“此外,欧洲多国将于今年迎来大选,不少候选人都属于极端民粹主义,一旦上台,势必也将给世界经济带了一定风险”。蒋梦惟张畅
具体来看,今年前两个月,我国对外出口2.09万亿元,增长11%;进口1.8万亿元,增长34.2%;贸易顺差2936.5亿元,收窄46.1%。其中,一般贸易进出口2.18万亿元,增长20.5%,占我国外贸总值的56%,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需求复苏成助力
“应该说,3月8日公布的全国进出口数据,印证了今年以来外贸开局明显向好的势头”,在3月8日全国两会的“部长通道”上,海关总署署长于广洲对我国当前外贸形势做出了上述评价。他表示,目前进出口积累了四方面的改善,“一是市场需求尤其是国内需求明显增加;二是高新技术产品、制成品明显快速增长;三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量保持了积极发展的态势;四是市场预期和企业信心逐渐回暖。”
在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看来,目前国际市场整体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复苏,今年初韩国、中国台湾等地区的进出口形势均有显著好转,我国进出口也部分受益于此,“与此同时,国内一系列稳增长效应逐渐显现,溢出了不少贸易需求,而随着大宗商品量价齐升,进口迅速走高,均是推动今年初外贸‘开门红’的重要因素”。
谈及人民币汇率带来的影响,白明表示,尽管此前人民币出现明显贬值,但是并未明显刺激出口的增长,这是因为外商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期不稳定,不敢下订单,但随着年初人民币汇率的趋稳,人民币贬值的预期减弱,人民币贬值的第二效应正在显现。“贬值的第一效应更多的是从统计口径上算出来的,第二效应则是实实在在的出口订单增长的反映。”
后市机遇与挑战并存
有了年初的良好基础打底,业内不少专家均乐见今年全年外贸形势继续向好,有分析指出,整体看,我国外需改善趋势仍将延续,这对我国出口逐渐恢复将起到正面支撑作用。
商务部研究院外贸所研究员李健直言,如果全球经济能够持续复苏,逐步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中国外贸在今年企稳回升的可能性依然非常大,“近段时间我国外贸亮点不断涌现,首先是商品结构发生变化,中高端产品逐渐增多,一般贸易取代加工贸易成为我国出口的主要形式,而出口主力也逐渐由外资企业转向民营企业”,李健表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技术研发水平及服务水平正不断提高并形成新优势,虽然以往传统的商品优势逐步弱化,但在附加值更高的市场上,我国外贸的新优势还有进一步发挥的巨大空间。
不过有的预测态度较为谨慎。“虽然打响了‘当头炮’,但对于全年整体的进出口情况尚不能掉以轻心”,白明分析,前两个月较好的外贸数据部分源于春节因素,而2月当月出现了进口明显好于出口的情况,相关部门应提高警惕。他直言,今年世界市场的不确定性还有很多,例如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多次声称将对中国商品征收45%的关税和大幅提高贸易壁垒,而英国脱欧即将走向最后的程序,未来带来的影响也在酝酿之中,“此外,欧洲多国将于今年迎来大选,不少候选人都属于极端民粹主义,一旦上台,势必也将给世界经济带了一定风险”。蒋梦惟张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