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远去的文人收藏
    近几年收藏家韦蔚编写出了《近代收藏家名录》计300人,虽不全,却给人们研究中国收藏史提供了重要的史料。从中可以看出在近现代尤其是民国时期,我国精英层面由官、商、仕组成的结构非常明晰,其中官员出身的54人,商人背景的97人,而最多的是文人包括艺术家,有167人之多,文人是收藏的半边天。
    由这一信息大抵可推算出如下事实:一是文人在当时收入颇丰,买得起文物和艺术品;二是文人之间的交流频繁;三是当时的文物艺术品确实便宜,不少教授、画家可以跨过资金的门槛成为收藏家。
    这么多的文人进入收藏队伍,自然大大提升了整个国家的收藏水准。比如吴湖帆、徐悲鸿先生,因为收藏品丰富,一则为国家抢救了很多文物;二则由于他们的研究和学识,鉴定了真伪,为后代留下了重要的见解;三则也为他们成为大画家提供了艺术涵养。1949年以后,中国内地的博物馆重建,很多也是得益于藏家尤其是文人收藏家的捐赠、转让和贡献。
    问题是,如今的艺术市场价格暴涨。以2011年为例,拍品均价30多万元一件,哪里还是文人能承受得起的?文人淡出收藏圈,是令人痛心和遗憾的,因为它会使收藏界的结构单一,人文气息和素养下降,逐利性上升。
    (摘自3月2日《解放日报》祝君波/文)

版权所有:城市金融报社 备案号:陕ICP备12000252号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芙蓉南路3号 邮政编码:710061 联系电话:029-89668757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21 邮发代号:51-40 广告经营许可证:陕工商广字01-013 城市金融网网址:WWW.CSJR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