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中产阶级拼命买房充当“接盘侠”?
□张平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3月10日在两会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住房贷款在中国还会以相对比较快的速度发展,但是确实要适当平衡。随着住房产业的政策调整,增速估计会适当放慢。
    数据显示,去年个人房贷增速较快引发市场关注。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2016年全年全国人民币贷款增加12.65万亿元,其中,以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为主的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增加5.68万亿元,占比达到45%。今年1月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增量仍达到6293亿元,似乎这种势头根本停不下来。
    对此,有学者发出警告,日本1990年房地产的顶峰期,日本所有房子的价值相当于日本GDP的200%,2006年美国房地产泡沫的顶峰期,全美国的房子价值相当于当年美国GDP的170%,而中国房价的价值相当于GDP的250%。同时,向政府部门提出建议,应尽早摆脱对房地产的过度依赖,完成经济结构转型,否则后患无穷。
    面对房地产泡沫,各级政府部门也有难处:一方面,房地产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09年四万亿政府投资,民间投资跟随其后,而这次不管政府如何努力,民间投资始终没有起来。由于实体投资没有起来,借贷意愿薄弱,那银行信贷只能更多的“脱实向虚”,流向了房地产市场,除了使房市的上下游产业回暖外,去年国内经济的表现也还算不错。
    另一方面,房地产如果出现衰退,地方政府的日子肯定不会好过。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使地方政府的收入主要依赖于土地财政。若没有了土地财政的支撑,地方政府收入会骤降,很多基建投资和工程项目将歇菜,更可怕的是地方债务危机会集中爆发。据悉,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普遍超过30万亿,杠杆率是中央政府的三倍。
    当然,政府部门也非常清楚房地产泡沫的危害性,本来准备在2016年通过信贷政策的适度宽松,来振兴实体经济,并且解决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去库存压力。然而事与愿违,2016年的信贷资金多数都流向了本来存在泡沫的一二线城市的房地产,而三四线城市的去库存却效果不彰。
    进入2017年,各级政府又希望通过一系列的调控手段,先稳住一二线城市的高房价,使其不致于在短期内破裂,引发灾难性的系统性风险。同时,再想方设法给三四线城市“去库存”。这样就达到“降杠杆,化风险”的目的。我们理解了周小川行长所说,住房贷款在中国还会以相对比较快的速度发展。他是希望银行贷款更多的进入三四线城市来化解高库存问题。
    其实,各级政府是希望通过推进城镇化、户籍制度、危棚简屋改造等措施,让老百姓今年能再掏钱出来,为三四线城市去库存服务。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并不会把房地产市场都打死,但也不希望热点城市的房价过快上涨。如果房地产不出大事,那就皆大欢喜,房地产出了大事,国内中产阶级就是托着掉下来天花板的人。

版权所有:城市金融报社 备案号:陕ICP备12000252号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芙蓉南路3号 邮政编码:710061 联系电话:029-89668757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21 邮发代号:51-40 广告经营许可证:陕工商广字01-013 城市金融网网址:WWW.CSJR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