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古代丝绸之路与佛教传入
    公元3至10世纪,佛教在中国立足,进而由中国人吸收、改造为自己的宗教信仰。丝绸之路开辟最重要的文化成果,影响至今的,不能不数佛教。
    丝绸之路与佛教
    丝绸之路又被称作“佛教之路”。汉唐时期,丝绸之路沿线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均盛行佛教。新疆境内沿丝绸之路遗存大量的佛教石窟,喀什的三仙洞、吐鲁番的雅尔湖、伯孜克里克千佛洞和世界闻名的敦煌莫高窟都是当年佛教兴盛的见证。
    如果说丝绸之路是汉唐盛世经济文明的象征,那么佛教就是汉唐盛世精神文明的代表。汉武帝刘彻派张骞出使西域,开启丝绸之路大幕,而后东汉明帝遣使入西域求法,于公元67年迎请印度的迦叶摩腾、竺法兰在洛阳建白马寺,佛教由此在中原大地上落地生根。再经魏晋南北朝,佛教到隋代已相当繁盛。随着国力的逐步增强,到唐代贞观年间,佛教的发展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峰:华严、天台、禅宗、律、净土、密等八宗并弘、竞放异彩,高僧大德辈出,玄奘大师便是著名代表之一。他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西行求法17年,行程5万余里,回国后在长安与弟子一起翻译大小乘佛经75部一千多卷,为中国佛教发展和东西方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
    从汉朝到唐朝,丝绸之路沿途即现今的新疆、甘肃、陕西、宁夏等地都是历史上各民族交往最密切、经济最繁荣的地区,也是佛教弘扬最兴盛的地方。而今,我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进步,佛教也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中央政府提出了“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佛教也将在这一宏伟战略实施中发挥出自身的文化推动作用,为社会和谐发展和各民族友好交往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带一路”的推进对于佛教文化的传播的影响
    “一带一路”核心词都是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这两个概念,在历史上实际上是一回事。都是在中国古代的时候,中国这块土地面向国外,尤其是面向西部开放的一个大通道。一个是走海上,海上自唐代之后比较发达,陆上唐代之前比较发达,陆上丝绸之路西安非常重要,即使是海上丝绸之路西安也很重要,西安作为国都时期,很多海上丝绸之路的交往最终地点也在西安。
    丝绸之路在历史上延续一千多年,是整个人类历史上的文明交往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人类的文明交往从今天向前算,最重要的是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丝绸之路的阶段,这个阶段西安是极为重要的一个城市。第二个阶段是新航路开辟之后,以西方为中心的,带有不平等的,向世界各地强行挤压式的文明交往,我们把这种文明交往的时代可以称为西洋之路。丝绸之路和西洋之路有很大不同,丝绸之路时期互相平等,文化是多元的,是互相尊重的,互相借鉴的,一种文化可以进入到另外一个地域但不吃掉另外一个地域的。而西洋之路是全盘西化的,当然西化本身也给世界各地带来了另外的好处,这要综合来看。
    我们现在看到丝绸之路的这样一种文明交往,在今天人类的文明交往当中,依然可以发挥很大的智慧的、启迪的、借鉴的作用,在这一点上西安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西安历史上所开展的对外文化交往、经济交往,都以丝绸之路文明交往的基本原则展开的,比如对等的、和平的、互补的、友好的,都是互相促进共融的状态。所以今天用丝绸之路这个概念,不仅仅要在丝绸之路原有的地段开展对外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更重要的还要借用原来的丝绸之路的基本原则,也就是丝绸之历史给我们馈赠的精神资源,来指导我们今天对外丝绸之路开放的战略决策。
    在这样的指导下,相信佛教文化在文明交往当中,借助于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历史,就给今天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文化交往,起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借鉴作用。
    习总书记说了要“五通”,这“五通”当中有一个民心相通,民心相通又建立在文化交往的基础上,而文化交往在今天来讲更重要的是要把握什么原则?古代丝绸之路的文明交往这种平等的、互补的、共融的原则,应该成为今天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当中文化交往的一个原则,而文化交往应该具有头等重要的位置。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我们可以考虑到国家外交的战略思维,要寻找一个新的突破口,特别是在中亚、南海等等一些地方,包括东北亚一带,存在诸多问题的情况下向中亚地区的对外的联系,是外交的一个非常好的突破口。
    另外能源的战略储备,以及能源安全的考虑,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全方位的考虑里边,有政治的原因,有经济的原因。但是所有这些举措之所以能够有序的、稳定的、有成效的开展下去,我相信有一个基本的前提就是文化之间的相互交往,没有文化之间的相互交往,很多东西要推广起来非常的艰难。比如我们今天看到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地域,东部地区比如说甘肃、陕西,它是以汉民族传统的文化为积淀和基础的五大宗教并存的一个区域。再向西到什么地方?是伊斯兰教的文化区了,也就是东头是一个以汉文化、传统文化为基础的五大宗教并存区,西部中亚地区、新疆地区全是伊斯兰文化区,而这两头至今是多种文化相互交织、矛盾重重的一个地区。藏传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还有中国传统的佛教、道教等等,甚至民间宗教,包括民间信仰,甚至还有一些新型宗教在这个地方也试图发展自己生存的空间,所以这个地方就显得异常复杂。两头是两个文化区,中间是一个文化冲突、碰撞非常激烈的地方,这样的一个丝绸之路经济带在宗教文化方面的呈现,可想而在文化交往,经济交往的开展当中,我们是不是应该考虑到多么重要的因素。
    这个区域过去一直是佛教,后来因为历史的演变成为今天的宗教分布格局。佛教文化在这个区域,历史上曾经发挥了极大的促进民族团结、民族互通、经济往来的作用。佛教文化的传播,其实总体上文化的交往将会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当中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
    丝绸之路经济带它不仅仅是一个经过带,它是一个政治交往带,一个地质矿产分布带,也是值得引起我们关注的一个环境经济带。更重要的它是一个文化交往带,文化交往带在民心相通方面将会发挥不可取代的作用,佛教在这个方面可以发挥作用。
    “一带一路”是促使我们对佛教的历史文化,对东方世界的馈赠的一种纪念,更重要的是要继承佛教传播时期人类文明交往的一些基本精神。同时,今天的佛教文化依然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一个重要遗存,这种遗存也能够为民心相通,文化交往提供支撑。吴言

版权所有:城市金融报社 备案号:陕ICP备12000252号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芙蓉南路3号 邮政编码:710061 联系电话:029-89668757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21 邮发代号:51-40 广告经营许可证:陕工商广字01-013 城市金融网网址:WWW.CSJR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