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汉武帝如何开辟丝绸之路
    汉武帝是如何开辟丝绸之路的。张骞至关重要,需要请他出场。汉武帝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张骞出使西域后艰辛地回到长安城,汉武帝封其为太中大夫,应该是在未央宫接见了他。
    张骞向上禀告了自己出使的经历,尽管欲携手大月氏抗胡终于不得,然而他对西域诸国大有发现,也掌握了基本的情况。摆脱匈奴拘留,张骞走了大宛,到了康居,至大月氏见了大月氏王,又走了大夏。他还通过此4国,对周边其他10国也有了大概的掌握。他还请上通西南夷从蜀径往大夏去。
    实际上张骞是向汉武帝描绘了汉帝国之外的一个新的世界,处于这个新的世界的诸国地理、风物、武装、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其彼此的关系。这个新的世界的诸国属于今之亚洲的中部、西部和南部。如此形势深入汉武帝之心,并给了他灵感。他把张骞对西域的发现完全变成了自己的发现,果断调整了自己的决策。
    他原有的部署无非是打匈奴,灭匈奴,然而一旦发现了西域,他就要通西域,以传汉帝国的威德。他把西域诸国分为兵弱与兵强两类,了解他们都以汉帝国的财物为贵。兵弱之国,容易对付。兵强之国,当以利施之,诱惑其到长安来朝献。展望愿景,汉武帝在未央宫笑了。于是他就在打匈奴的决策中增加了通西域的内容,从而把征伐匈奴与在西域投射汉帝国的影响兼容起来。
    如果汉帝国与西域诸国发生贸易往来,尤以输出自己的丝绸惊艳天下,遂使德国学者李希霍芬在1877年把这条商道呼为丝绸之路,并得到普遍认可,那么我要指出:开辟丝绸之路的理念便是在未央宫确定的。
    匈奴有二王,浑邪王与休屠王,其率兵专守河西。这完全阻隔了汉与西域,不过它正是匈奴的目的。通西域,不荡平此阻隔显然是不行的,所以必须打匈奴。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武帝令汉军连击匈奴,使其损失甚惨。伊稚邪单于气急败坏,欲召二王问罪,并将诛之。二王商量降汉,结果浑邪王杀了休屠王,引众为霍去病所接纳。汉军收编了浑邪王的队伍,分置在陇西、北地、上郡、朔方、云中,为五属国。颜师古说:“凡言属国者,存其国号,而属汉朝,故曰属国。”
    匈奴变为五属国,河西至盐泽之地便成空隙,汉武帝抓住机会,立即在此设武威郡与酒泉郡,并屯田移民,充实这一带。夏与商划地发展,周与秦皆向东发展,唯汉向西发展,是因为汉武帝有意通西域,传其威德。汉帝国控制了河西,就为通西域作了奠基。
    这一带处祁连山与合黎山之间,为东西的孔道,谓之河西走廊。水清草茂,久宜游牧。似乎月氏和乌孙先于斯放马,以后匈奴插足在此,撵乌孙走了,并把月氏一分为二,小月氏融合于羌,大月氏也走了。汉军驱匈奴藏身于漠北,足见我汉之雄。
    河西归汉,固然是一个胜利,不过匈奴仍是汉武帝之腹患。他很清楚,匈奴并未放弃西域。匈奴只是暂时藏匿,窥伺动静,以图强劲反扑。汉武帝仔细分析西域诸国的状态,终于再遣张骞往乌孙去。大约在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张骞率300人,每人配两匹马,离开了长安城。他们携有大量的金子和丝绸,成千上万的牛羊。到了乌孙,张骞劝其王昆莫率民返浑邪王腾出之地而居,娶汉宗室之女为妻,彼此结为兄弟。汉武帝的战略是使乌孙摆脱匈奴的支配,以做汉的属国,从而断匈奴之右臂,并招致西域诸国为汉的外臣。可惜乌孙分裂,王不能做主,事未果。
    张骞遵循汉武帝的既定方针,派各位副使分别至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于窴、扜罙及其他诸国。张骞由乌孙王昆莫安排的向导和翻译相送返汉。使者几十人,以其王昆莫的指示,带马几十匹答谢汉武帝。当然,他们也想在长安一视汉之广。
    使者回到乌孙,向其王昆莫汇报了汉之民强与国富,对汉遂有了敬重。一年之后,张骞所派的副使也带西域诸国使者至汉,并有给汉武帝之朝献。从这个时候开始,西域诸国就通汉了,或是汉通西域了。此举标志着丝绸之路的开辟。李翔

版权所有:城市金融报社 备案号:陕ICP备12000252号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芙蓉南路3号 邮政编码:710061 联系电话:029-89668757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21 邮发代号:51-40 广告经营许可证:陕工商广字01-013 城市金融网网址:WWW.CSJR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