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通胀虽温和货币政策仍将稳健
    在央行2016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曾表示密切关注物价上涨情况。
    4月12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3月份CPI同比上涨0.9%,CPI连续两月低于1%。与此同时,PPI同比上涨7.6%,涨幅在转正后首次出现回落。
    CPI低位运行也为央行货币政策预留了空间。不过CPI仅为货币政策操作目标之一,还需关注经济增长、资产价格等,即CPI增速较低并非货币政策调整的必要条件。
    温和通胀下货币政策难现宽松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称,CPI低水平运行无疑会给货币政策宽松释放空间,但是仅一个月的数据难以说明问题,未来物价水平值得关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范建军称,按翘尾因素来看CPI应该在6、7月份达到高点,下半年CPI就会比较平稳,可能会上升但不会升很高,不会到2%。
    综合来看,多位人士均认为CPI全年水平将低于2%,但低通胀并不成为货币政策调整的必要条件。
    “稳增长没有很大压力的情况下,没有必要宽松。”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表示,如果宽松,资产价格风险还会进一步加大。
    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认为,CPI并不成为央行重新宽松的理由,“由于央行通过提高资金成本去杠杆刚见成效,央行后撤、重回略偏宽松的可能性不存在。”
    那货币政策是否会进一步收紧呢?“虽然说流动性可能趋紧,但全面加息、基准利率上调还不存在条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王军4月11日在“人民币市场展望论坛”表示,“第一目前国内经济还在底部,进出口和民间投资低迷;第二加息提高企业融资成本,不利于实体经济,更多可能从其它方面收紧。”
    连续13天暂停公开市场操作
    目前,央行连续暂停公开市场操作也被认为是货币政策“稳健中性”的一个佐证。
    截至4月12日,央行已经十三个工作日按兵不动,已创下自去年2月逆回购每日常态化以来的最长暂停纪录。4月12日央行公告称,受税期等因素影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有所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不开展公开市场操作。
    Wind数据显示,自3月24日以来,连续暂停公开市场操作累计净回笼资金4900亿元。不过资金面未见紧张,除3月底的MPA考核导致资金趋紧外,月份以来Shibor利率整体下行,以Shibor7天为例,从3月31日的2.85%下行至目前的2.66%。
    温彬表示,公开市场操作是为了影响基础货币,而现在基础货币比较充足。
    原因有三方面:一是信贷会派生存款,预计三月份信贷增长可能在1.2万亿-1.3万亿水平;二是近期外汇占款有负增长收窄趋势,基础货币投放有支撑;三是财政存款方面,从历史数据看,每到季末财政支出会增加、财政存款会出现负增长,原来放在央行的存款就出现了负增长,而此后这些资金会进入银行体系。
    “基础货币充足,MPA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MPA把银行表外业务纳入广义信贷范畴,实际上是让金融机构主动去杠杆,这样对于流动性而言,一方面流入市场的资金多了,另外金融机构需求也减少了,所以总体来说利率下行。”温彬进一步表示。
    “公开市场操作连续破停作时间纪录更显示出央行坚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的坚决态度。”中信证券明明团队认为。张奇

版权所有:城市金融报社 备案号:陕ICP备12000252号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芙蓉南路3号 邮政编码:710061 联系电话:029-89668757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21 邮发代号:51-40 广告经营许可证:陕工商广字01-013 城市金融网网址:WWW.CSJR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