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个别企业环保监测数据为负
谁在容忍奇葩造假
    环保数据造假,又添了一起“奇葩”案例。
    近日,环保部派出机动督查组到7地开展专项督查发现,安阳一家公司的二氧化硫在线监测数据,竟然为负数。这显然有悖常理,定是有人动了手脚。即便是误操作,也可推测出这家企业平时对待监测数据的态度。近年来,环保数据造假案并不鲜见,但这个案例还是刷新了数据造假的“下限”。
    数据造假,危害甚巨。监测数据是环境执法的基础,造假不仅干扰环境执法决策,也影响老百姓对环境治理的信心,与当前对环境违法高压打击的态势可谓背道而驰。
    其实,遏制监测数据造假,并非没有办法。提高企业违法成本,落实信用惩戒,让环保失信企业寸步难行,扩大公众监督参与等,都是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手段。这次的问题,是环保部派出的机动督查组发现的,但督查组不可能时时事事都去盯。从技术上看,发现在线监测数据造假并非难事。对此,担任着日常监管责任的地方环保部门,日常执法是否真的做到了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一些地方对于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认识还是不到位,嘴上说重视、行动跟不上,执法的手段偏软,给了违法者以可乘之机,留下了漏网之鱼。对于这样的案件,除了追究涉事企业责任,恐怕还要查查地方管理部门是否存在执法漏洞。只有这样,才能织密执法的网,不再“按下葫芦起了瓢”。
    (摘自4月5日《人民日报》智春丽/文)

版权所有:城市金融报社 备案号:陕ICP备12000252号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芙蓉南路3号 邮政编码:710061 联系电话:029-89668757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21 邮发代号:51-40 广告经营许可证:陕工商广字01-013 城市金融网网址:WWW.CSJR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