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房地产在“抑泡沫”与“去库存”双轨并行
  针对当前国内较为复杂的房产形势,决策层近期频频表态。6月23日银监会主席郭树清在一次座谈会上强调:“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坚持抑制部分地区的房地产泡沫”。
  26日,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对房地产供给侧做出战略部署时指出,“要坚持分类调控因城施策,稳步推进房地产去库存,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近期中央高层一会儿对房地产降杠杆,一会儿又要去库存,这看似矛盾的政策部署,事实并不冲突。
  目前国内的房地产是“东边日出西边雨”。“东边日出”是指一二线城市房价涨得过快,而“西边雨”就是指部分三四线城市“去库存”压力较大。
  对于一二线热点城市甚至部分东部的三线城市,降房价、抑泡沫乃是楼市调控的主基调。而收紧房贷的效果则最直接。近期一、二线城市的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除了贷款利率上调之外,决策层还严控个人购房贷款新增额占全部新增贷款的比重,并将全年调控目标确定为25%左右的水平。
  与此同时,三四线城市去库存,攻坚之战刚打响。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5月末,我国商品房待售面积为66018万平方米,同比减少8.5%。住宅待售36475万平方米,下降17.8%。
  而上述统计局给出的库存,仅是待售面积(竣工一年后没有卖掉的房子面积),并不包括已开工未竣工的未销售期房和待建面积等。对此,房产专家尖锐指出:从数据上来看,国内三四线城市库存量依然很大。对大部分房屋供需比偏高的城市,尤其对库存积压严重的三四线城市来说,去库存任务依然艰巨。
  相比于住宅去库存,商业地产去库存压力更大。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5月末,全国办公楼待售面积高达3706万平方米,商业营业用房待售面积15921万平方米。而2016年底,商业地产的整体库存增加了一成左右。
  一方面要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城市可能积压的泡沫风险,另一方面,则是广大三四线城市依然面临较大的去库存压力。尤其是商业地产,即便是热点城市,库存量依然庞大。这看似矛盾的根源则是供给侧结构性问题。那么,我们该如何“因城施策”给三四线城市去库存呢?
  首先,将部分商业地产转化成住宅地产。对待商业地产库存较大的城市,应暂停项目批复。而对一些已经批复的项目能否改变项目性质,新建成项目如何通过各种途径来消化,都是库存大的地方应该去做的。此外,试行商改住,或改成其他用途房地产,仍是当前商业地产去库存的主要出路。
  再者,三四线城市库存虽多,但是危棚简屋也多,可以通过危棚简屋的改造,消化掉部分住宅地产的库存。通过货币化安置,棚改也成为2015年以来三四线城市去库存的重要手段。2016年棚改建设规模606万套,货币化安置占比48.5%,住宅去库存规模约为2.5亿平方米,占全国商品房住宅销售面积的18.2%,据此可推算套均面积为85平米左右。
  最后,将部分库存房产转换成保障房、廉租房,对城市低收入群体进行托底。三四线城市去库存压力大,但是无力购房弱势群体数量也庞大。政府是不是可以将部分库存房源转换成保障房、廉租房,有偿提供给低收入群体居住,这样既减轻了房地产高库存的压力,又获得了惠及民生的美誉,这也是一种不错的解决库存压力的途径。张平

版权所有:城市金融报社 备案号:陕ICP备12000252号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芙蓉南路3号 邮政编码:710061 联系电话:029-89668757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21 邮发代号:51-40 广告经营许可证:陕工商广字01-013 城市金融网网址:WWW.CSJR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