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政府侵害企业利益
还谈什么营商环境
  近日,辽宁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点名曝光了一批“破坏营商环境典型案例”,沈阳市皇姑区和沈河区等多个政府部门,上了破坏营商环境“榜单”。这也是这个全国唯一的省级营商环境建设督察机构首次曝光典型案例。而李克强总理近日则在公开场合接连多次提到“营商环境”。6月13日召开的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上,李克强直言,“我国营商环境排名不仅落后于发达经济体,也落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他还提出了“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6月11日,在会见出席第二届世界华侨华人工商大会全体代表时,李克强也表示,中国将会创造更加便利的营商环境吸引投资。
  营商环境是世界银行于2001年提出的衡量和评估各国私营部门发展环境的指标体系,包括开办企业、办理许可、获得电力、登记财产、获得信贷、保护少数投资者、纳税、跨境贸易、执行合同和办理破产等10项议题。2016年10月,世界银行发布年度旗舰报告——《2017年营商环境报告:人人机会平等》对全球190个经济体的营商环境进行分析和评估。报告显示,新西兰的营商环境指数位列第一,新加坡和丹麦紧随其后,中国则位列第78位,处于中上水平。虽然近年来,中国的营商环境指数上升了10多个名次,但在保护少数投资者等4个方面排在全球100名之后,而这也是导致中国营商环境指数大大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的原因。
  营商环境涉及政务、市场、法治、社会等多个方面,是一个地方经济软实力的综合呈现。在全球化竞争当中,营商环境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方面,一个经济体的排名越高,表明监管环境越有利于开办和运营企业。
  世界银行认为,良好的营商环境需要政府清晰、透明、高效的监管规则,即进行有效的监管,保障市场的健康运行,同时不对企业发展设置不必要的障碍,减轻企业运营的成本。只有营造一个法治化、市场化的环境,转变政府职能、为企业做好服务工作,企业才能引得来,留得下。否则,即便引进来企业和资本,最终它们也会用脚投票。这也就是为什么李克强提出“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
  从辽宁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曝光的典型案例来看,政府部门侵害企业利益的行为,可能比部门之间推诿扯皮不作为、办事程序繁琐、服务不到位等对营商环境的损害更大。对于企业和投资者来说,后者不过是一种消极的伤害,而前者则是一种主动的侵害,后者影响吸引新的投资者进入,而前者则将导致现有的企业倒闭关门或者不得不转移阵地。(摘自《中国青年报》
  杨三喜/文)

版权所有:城市金融报社 备案号:陕ICP备12000252号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芙蓉南路3号 邮政编码:710061 联系电话:029-89668757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21 邮发代号:51-40 广告经营许可证:陕工商广字01-013 城市金融网网址:WWW.CSJR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