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中国开启房产租赁时代
  租房也能上名校?广州出台的租购同权新政引来各方热议。与之密切相关的是,住建部近日复函要求南京、成都、武汉等城市加快住房租赁市场试点,既涉及住房租赁需求侧改革,也涉及供给侧改革。受此影响,中国的房产租赁时代初露端倪……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工商总局、证监会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在人口净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通知》,要求在人口净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并选取了广州、深圳、南京等12个城市作为首批开展住房租赁试点的单位。
  而与此同时,上海、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先后“放招”推动住房租赁市场发展。以日前正式公布的《广州市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工作方案》为例,明确将“赋予符合条件的承租人子女享有就近入学等公共服务权益,保障租购同权”,直指租赁住房的“痛点”所在。
  据测算,我国约有1.6亿人在城镇租房居住,其中以年轻人为主,主要是外来务工人员、新就业大学生等。美联物业全国研究中心总监何倩茹认为,“租购同权”正在推动“购租并举”成为我国房地产长效机制的一部分。
  试点住房租赁
  7月17日,广州发布新政,提出租房人子女可就近入学、提高公积金租房提取额度、落实税收优惠等政策,加快构建购租并举的住房体系。
  7月10日,成都市房管局消息称,成都市从本月起进一步加快推进住房租赁工作,以建立完善租售并举的住房制度,满足新市民住房需求、吸引优秀人才安居,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而《江苏省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实施意见》将于今年制定下发,支持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徐州、扬州等6个城市开展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工作试点,搭建住房租赁信息政府服务平台,培育专业化住房租赁机构,推进住房租赁规模化经营。
  其实早在去年6月初,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若干意见》,实行购租并举,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明确到2020年基本形成供应主体多元、经营服务规范、租赁关系稳定的住房租赁市场体系。
  何倩茹认为,《意见》旨在规范住房租赁市场发展,促进我国住房市场由以售为主向租售并举转变,而且也是建立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的一部分,因此目前各个城市均在落实这个工作,以后肯定有城市继续跟进。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分析称,短期内租房不是目的,租房之后再购房才是最终目的。起码对于还在推进城镇化的一些城市来讲,通过购租并举和租购同权进一步吸引更多的人,尤其是各类人才落地生根,最终实现就业和购房居住,保证城市的产业和经济持续增长,这才是关键。
  构建交易平台
  如今我国租赁市场需求上升,但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存在供应总量不平衡、供应结构不合理、制度措施不完善等问题。为了保障市场健康平稳,构建统一住房租赁交易平台成为必然。
  广州将成立广州住房租赁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暂定名),负责统筹该市政策性住房(含公共租赁住房、棚户区改造、人才安居住房、直管公房等)的投资、融资、建设和运营管理,将政策性住房纳入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供应和管理。并且建立健全房屋租赁信息服务平台。推广线上线下租赁服务一体化,实现现代租赁产业链条信息的全方面交互,保障住房租赁市场供需信息透明、交易规则透明、各方信用透明。
  另外,成都市已经构建起全市统一的住房租赁交易服务平台,包括住房租赁信用管理体系。在全市统一的住房租赁交易服务平台中,建立经纪机构、住房租赁企业及从业人员等各类住房租赁市场主体的信用管理体系,建立“红名单”和“黑名单”制度,通过多部门信息共享,在成都信用网公示,形成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
  据了解,扬州已着手建立政府住房租赁监管平台,徐州市房管局下设住房租赁管理处,常州多年前已在全国率先采用政府收储市场房源做公租房的做法。
  而早在2015年1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指导意见》出台,就提出建立住房租赁信息政府服务平台。
  何倩茹分析称,建立住房租赁交易平台,可以使得市场的房源、客源更加透明,交易也变得更为公开、公平。
  推出租赁型用地
  在北京、佛山等地“招拍挂”出现多宗全自持用地后,上海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宣布,推出用途为建设“租赁住房”的地块。与之前竞拍房企竞报自持比例至100%不同,上海的这两幅地块在挂牌伊始就明确,全部用于建设租赁住房。这一土地出让模式的最新改变引起广泛关注。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表示,从近日挂牌的两宗自持住宅用地来看,政府在推出该类土地时的起始楼板价并不高(均不到6000元/平方米),这也透露出大力培育上海住房租赁市场的信息。在一、二线城市土地供应日益稀缺的当下,设定自持面积,提高了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金占用,实际上也变相提高了企业的资金实力门槛,是希望减少房企的竞争,降低地价上涨预期。而实力不济的中小房企无法分得一杯羹,也将被挤出核心城市。所以“只租不售”的形式不失为楼市调控的一种新尝试。未来,租赁型用地比例很可能进一步提升。
  明源地产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刘策认为,推出租赁用地,政府的初衷肯定是希望房屋回归居住属性,但需要明确的是,未来租赁住宅的主体更多还是在居民端,而不是在政府供应端。可能90%的租赁住房供给还是要通过盘活现有居民的房产来实现,而不能把希望仅仅寄托在推出纯租赁地块方面。张良

版权所有:城市金融报社 备案号:陕ICP备12000252号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芙蓉南路3号 邮政编码:710061 联系电话:029-89668757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21 邮发代号:51-40 广告经营许可证:陕工商广字01-013 城市金融网网址:WWW.CSJR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