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移民二代“回流”追梦中国
近年来,越来越多海外长大的“移民二代”,正逆着父母年轻时闯荡的脚步,选择“回流”中国发展。他们追求的并非体面的薪水、事业的顺利,而是看重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光彩,前景更好,市场更大。在这些具有国际视野的青年人看来:“这正是我们大有作为之时。”
80后李和成出生在法国的海外省留尼汪岛。1997年,12岁的李和成与家人来中国旅行,和中国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就让少年李和成下定决心要再来中国。他回忆说:“在中国,有很多积极的力量让我相信明天会更好。但在欧洲,每个人都觉得昨天才是最好的,对未来有点悲观。我希望到一个未来越来越好的地方生活。”
2008年,李和成重新回到北京,在北京语言大学学了一年的中文后,又到清华大学读工商管理硕士。现在他在上海创业,做商务咨询、贸易和食品行业,把法国甜点“闪电泡芙”摆上了很多上海人家的餐桌。
李和成说,一直以来中国人习惯了跟着国外的新商品、新潮流走,但现在这个趋势已经“反转”,如中国在信息技术、手机技术、移动支付等方面的领先一步让他的外国朋友感到“不可思议”,中国不仅是在赶上,而且在很多行业已经超过其他国家。
上世纪80年代末,窦溪溪的父亲去美国深造,留在国内的窦溪溪直到6岁才前往美国和父母团聚,并成为美国公民。
2010年,22岁的窦溪溪从宾汉顿大学毕业,本想在纽约找工作,但母亲突然让她回中国,陪伴早在10年前就回国创业的父亲。窦溪溪最初对这个决定百般不愿,本想最多在中国待一两年就会回美国。但在中国生活了7年后,不但没有走,反而在国内打拼得愈加有干劲,今年还在上海举行了婚礼。她感慨:“中国变化太大了,街道完全不是记忆中的脏和挤,到处整洁有序。”更让她赞不绝口的是中国良好的治安环境。
窦溪溪同样给国内生活的高效便捷点赞。高铁、共享单车、发达的物流网络、无处不在的电子商务……这些都让她对中国的生活充满好感。
如今,窦溪溪在一家外企的上海办事处做市场方面的工作,身边有许多和她一样自海外回国发展的华人青年。这是一个有着特殊优势的群体,既能说流利的英文,熟悉西方商界逻辑,又有中国的根底,深谙国人处事的言行思维。近年来中国经济腾飞,让无数国外知名企业愈加重视中国市场,而这群有着中国血统的年轻精英自然成了重用的首选。“我周围有着类似背景的朋友,现在基本上都回国发展了。”窦溪溪笑着说,“假设父母再让年幼的我移民,我一定不会再同意。美国已没那么有吸引力了。中国这么好,我为什么要走?”
(摘自《环球时报》)
80后李和成出生在法国的海外省留尼汪岛。1997年,12岁的李和成与家人来中国旅行,和中国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就让少年李和成下定决心要再来中国。他回忆说:“在中国,有很多积极的力量让我相信明天会更好。但在欧洲,每个人都觉得昨天才是最好的,对未来有点悲观。我希望到一个未来越来越好的地方生活。”
2008年,李和成重新回到北京,在北京语言大学学了一年的中文后,又到清华大学读工商管理硕士。现在他在上海创业,做商务咨询、贸易和食品行业,把法国甜点“闪电泡芙”摆上了很多上海人家的餐桌。
李和成说,一直以来中国人习惯了跟着国外的新商品、新潮流走,但现在这个趋势已经“反转”,如中国在信息技术、手机技术、移动支付等方面的领先一步让他的外国朋友感到“不可思议”,中国不仅是在赶上,而且在很多行业已经超过其他国家。
上世纪80年代末,窦溪溪的父亲去美国深造,留在国内的窦溪溪直到6岁才前往美国和父母团聚,并成为美国公民。
2010年,22岁的窦溪溪从宾汉顿大学毕业,本想在纽约找工作,但母亲突然让她回中国,陪伴早在10年前就回国创业的父亲。窦溪溪最初对这个决定百般不愿,本想最多在中国待一两年就会回美国。但在中国生活了7年后,不但没有走,反而在国内打拼得愈加有干劲,今年还在上海举行了婚礼。她感慨:“中国变化太大了,街道完全不是记忆中的脏和挤,到处整洁有序。”更让她赞不绝口的是中国良好的治安环境。
窦溪溪同样给国内生活的高效便捷点赞。高铁、共享单车、发达的物流网络、无处不在的电子商务……这些都让她对中国的生活充满好感。
如今,窦溪溪在一家外企的上海办事处做市场方面的工作,身边有许多和她一样自海外回国发展的华人青年。这是一个有着特殊优势的群体,既能说流利的英文,熟悉西方商界逻辑,又有中国的根底,深谙国人处事的言行思维。近年来中国经济腾飞,让无数国外知名企业愈加重视中国市场,而这群有着中国血统的年轻精英自然成了重用的首选。“我周围有着类似背景的朋友,现在基本上都回国发展了。”窦溪溪笑着说,“假设父母再让年幼的我移民,我一定不会再同意。美国已没那么有吸引力了。中国这么好,我为什么要走?”
(摘自《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