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职场混龄中的“矛盾”与和解
“站好最后一班岗”的50后、职场骨干60后、职场中坚70后、职场主力80后及职场新人90后,从来没有一个时期的职场像现在这样,各代际人个性差异如此大,“全年龄”正成为职场新常态。
2016年,中关村创业者平均年龄仅39.1岁。这是中关村创新发展研究院发布的“中关村指数”中的数据。从90后创业者到95后,再到现在的00后,创业者群体的年龄已经越来越前移。
过去,年龄大是优势,代表了丰富的人脉和经验,对于企业来说,这些都是宝贵的财富。但是,随着互联网时代、共享经济等新生事物层出不穷,新生的众多经济形态使得职场生态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谋生工具、技术手段的不断翻新使得年龄在很多工作环境中成为一种“负资产”,与此同时,能快速接受新事物的年轻却成为优势。
然而,当80后、90后在吐槽中年职场人的时候,“80后爱跳槽、90后不服管”,这些“职场上的年轻人”因为缺乏责任感也不断遭遇负面评价。
“说实话,90后不够成熟、又欠缺职业经验,这都是客观现实。但是,过去对付80后的那套批评教育在90后身上可是一点没用,他们总有一堆理论等着你,反而会把我说的无言以对。”对于年轻同事,70后的人力资源主管陈荣认为,他所接触的90后在工作中更加强调个性偏好,也更重视自我表达。“这使公司管理面临不少挑战。”陈荣说,“时代大潮冲击下,每一个年龄段的人都需要学习,过往的经验优势,不再能提供安全感。”
在混龄共处时代,究竟“年轻就是资本”还是“经验为王”?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公共管理系行政管理教研室主任刘文军教授表示,实际上,职场混龄的所谓矛盾,更多来自于新的工作业态下共同的压力所致,相互贴标签,其实是把对于工作的压力转嫁到了职场的人际关系中,这并不是一种明智的做法。
“虽然相对而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对年少者的能力增长更为有利,但年长者的职场经验和人生阅历仍然是宝贵的财富。职场混龄,共处公事,取长补短,相互配合,共同进步,仍然是职场处事的基本原则。”刘文军表示,“职场混龄最是考验领导的智慧,领导的职责在于当好合唱的编曲和指挥。一是要建立一个包容性强的愿景;二是知人善任,分配恰当的角色;三是处事公平合理。”(摘自《工人日报》刘洋/文)
2016年,中关村创业者平均年龄仅39.1岁。这是中关村创新发展研究院发布的“中关村指数”中的数据。从90后创业者到95后,再到现在的00后,创业者群体的年龄已经越来越前移。
过去,年龄大是优势,代表了丰富的人脉和经验,对于企业来说,这些都是宝贵的财富。但是,随着互联网时代、共享经济等新生事物层出不穷,新生的众多经济形态使得职场生态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谋生工具、技术手段的不断翻新使得年龄在很多工作环境中成为一种“负资产”,与此同时,能快速接受新事物的年轻却成为优势。
然而,当80后、90后在吐槽中年职场人的时候,“80后爱跳槽、90后不服管”,这些“职场上的年轻人”因为缺乏责任感也不断遭遇负面评价。
“说实话,90后不够成熟、又欠缺职业经验,这都是客观现实。但是,过去对付80后的那套批评教育在90后身上可是一点没用,他们总有一堆理论等着你,反而会把我说的无言以对。”对于年轻同事,70后的人力资源主管陈荣认为,他所接触的90后在工作中更加强调个性偏好,也更重视自我表达。“这使公司管理面临不少挑战。”陈荣说,“时代大潮冲击下,每一个年龄段的人都需要学习,过往的经验优势,不再能提供安全感。”
在混龄共处时代,究竟“年轻就是资本”还是“经验为王”?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公共管理系行政管理教研室主任刘文军教授表示,实际上,职场混龄的所谓矛盾,更多来自于新的工作业态下共同的压力所致,相互贴标签,其实是把对于工作的压力转嫁到了职场的人际关系中,这并不是一种明智的做法。
“虽然相对而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对年少者的能力增长更为有利,但年长者的职场经验和人生阅历仍然是宝贵的财富。职场混龄,共处公事,取长补短,相互配合,共同进步,仍然是职场处事的基本原则。”刘文军表示,“职场混龄最是考验领导的智慧,领导的职责在于当好合唱的编曲和指挥。一是要建立一个包容性强的愿景;二是知人善任,分配恰当的角色;三是处事公平合理。”(摘自《工人日报》刘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