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不要急着感谢贫穷
□陶凤
  当“寒门”与“贵子”相连,总是能触动这个社会敏感的神经。近日,一篇18岁女生关于生活、关于贫穷、关于希望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这名女生叫王心仪,在高考中取得了707分的成绩,被北大中文系录取。
  一个家庭贫困学子的自我奋斗确实值得点赞,可一些论调将贫穷的状态当成鸡汤未免变了味道。贫穷和考上北大在王心仪身上同时发生,甚至是先后发生,但并不代表一定存在真正的因果关系。
  贫穷本身没有意义,王心仪也没法回避贫穷带给自己的消极影响:也带来了痛苦、挣扎与迷茫,限制了自己的视野,刺伤了她的自尊,甚至间接带走了至亲的生命。贫穷并不是一件浪漫的事,贫穷下时常隐藏着恐惧、焦虑、悲伤。
  心理学上有种担忧,那些长期生活在贫穷状态的人,会被稀缺心态消耗大量心智,其判断力和认知能力会因过于关注眼前问题而降低,而没有多余带宽来考虑投资和长远发展事宜。因此稀缺心态会严重影响认知判断能力,认知判断能力下降会导致短视。
  那些赞美贫穷的人,往往是在赞美人性中那些可以战胜贫穷的优秀品格。在一个起点不算足够公平的赛场里,一个优秀的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在高考这样一个相对公平的选拔机制下,获得令人欣慰的结果。
  由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王心仪考取北大要比很多人付出更多,很多努力奋斗的孩子一样面临被淘汰,“感谢贫穷”就成了不能承受之轻。如果教育资源可以更好地用在一个聪颖勤奋的孩子身上,也许王心仪会取得远超高考的“成绩”,这个成绩也将意味着人生更多的可能性。
  如果把高考的问题拆分来看,高考仍然是贫穷的学生们改变命运的有效通道。高考被视为这些寒门子弟“改变命运”的主题曲。事实上,当高等教育渐入普及化阶段时,在教育资源尚未有效覆盖的地区,高考摆脱不了“改变命运”的功能,这不但不值得“感谢”,反倒值得深思,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直接或间接地制造了高考焦虑与教育焦虑。改变命运,渐渐变为高考和中国教育的难以承受之重。
  教育焦虑的背后社会阶层固化难以打破。人们害怕的残酷事实是穷人的孩子绝大部分仍然是穷人,富人的孩子绝大部分仍然是富人,阶层在代际间得到了传承,却没有在横向流动中得以升级。不过,自古以来阶层固化常有,但总有人可以突围而出,正如一个人和头等舱之间的距离,差的不只是金钱,王心仪和北大的关系,也不能用贫穷定义。

版权所有:城市金融报社 备案号:陕ICP备12000252号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芙蓉南路3号 邮政编码:710061 联系电话:029-89668757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21 邮发代号:51-40 广告经营许可证:陕工商广字01-013 城市金融网网址:WWW.CSJR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