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加强金融投资等领域广告监管力度
本报讯(记者吴延军)1月9日,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假冒伪劣重点领域治理工作方案(2019-2021)》简称《方案》,提出将在农村市场、食品安全、网络电商、产品认证等领域开展专项治理,查办一批假冒伪劣大案要案,净化生产源头和流通网络,有效遏制假冒伪劣高发多发势头。到2021年,市场监管综合执法能力和监管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工作机制更加完善,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方案》提出,要严厉查处虚假违法广告强化广告导向监管,加大医疗、药品、食品、保健食品、金融投资等领域广告监管力度。要严厉查处网络违法经营行为,强化对虚假宣传、虚假促销、刷单炒信、侵权假冒等违法行为的监测和治理。
针对制假售假行为跨区域、链条化的特点,《方案》称要探索建立跨区域线索通报、证据移转、案件协查以及检验鉴定结果互认等制度,完善线索发现、源头追溯、属地查处、联合行动工作机制,对假冒伪劣商品的生产、流通、销售形成全链条打击。加快推动执法程序和标准统一化,组织行政区划接壤地域加强联合执法检查,消除监管空白地带。
《方案》提出,要严厉查处虚假违法广告强化广告导向监管,加大医疗、药品、食品、保健食品、金融投资等领域广告监管力度。要严厉查处网络违法经营行为,强化对虚假宣传、虚假促销、刷单炒信、侵权假冒等违法行为的监测和治理。
针对制假售假行为跨区域、链条化的特点,《方案》称要探索建立跨区域线索通报、证据移转、案件协查以及检验鉴定结果互认等制度,完善线索发现、源头追溯、属地查处、联合行动工作机制,对假冒伪劣商品的生产、流通、销售形成全链条打击。加快推动执法程序和标准统一化,组织行政区划接壤地域加强联合执法检查,消除监管空白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