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房地产对经济净贡献出现拐点
社科院近日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第17次报告(主题报告)》显示,2018年房地产对宏观经济增长的正向拉动效应出现拐点。尽管2018年表面上中国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有0.6左右百分点的带动贡献,但是其挤出效应已大于带动效应。
《报告》称,研究发现,房地产对经济增长负向效应超过正向效应的临界房价收入比为9(房价收入比,也就是住房价格与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也就是说,当房价收入比超过9以后,房地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将得不偿失。
按照2018年中国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来计算,2018年中国房价收入比为9.3,这意味着如果未来中国城市房价继续上涨,房地产对经济增长的负向效应将超过正向效应。从不同城市来看,北京、上海、广州与深圳等一线城市与厦门、福州、杭州、珠海、天津等大部分二线城市房价收入比都已经超过9这一临界点,这些城市在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同时,应切实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让收入跑赢房价,将房价收入比保持在合理区间内。
《报告》还指出,随着房价的提升和增速的加快,企业被迫需要在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之间做出选择。一部分有能力创新的企业选择通过产业升级来提升回报和覆盖成本,另一部分企业则只能选择退出高房价的市场,将产业转移到低房价的地区,形成产业转移。实证显示,房价每提高1%,进入该地区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了0.139%,而退出该地区的企业则下降了0.024%。当前大部分城市的房价增速已突破拐点,很可能导致当地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下降。(摘自《长江商报》)
《报告》称,研究发现,房地产对经济增长负向效应超过正向效应的临界房价收入比为9(房价收入比,也就是住房价格与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也就是说,当房价收入比超过9以后,房地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将得不偿失。
按照2018年中国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来计算,2018年中国房价收入比为9.3,这意味着如果未来中国城市房价继续上涨,房地产对经济增长的负向效应将超过正向效应。从不同城市来看,北京、上海、广州与深圳等一线城市与厦门、福州、杭州、珠海、天津等大部分二线城市房价收入比都已经超过9这一临界点,这些城市在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同时,应切实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让收入跑赢房价,将房价收入比保持在合理区间内。
《报告》还指出,随着房价的提升和增速的加快,企业被迫需要在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之间做出选择。一部分有能力创新的企业选择通过产业升级来提升回报和覆盖成本,另一部分企业则只能选择退出高房价的市场,将产业转移到低房价的地区,形成产业转移。实证显示,房价每提高1%,进入该地区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了0.139%,而退出该地区的企业则下降了0.024%。当前大部分城市的房价增速已突破拐点,很可能导致当地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下降。(摘自《长江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