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美国高校这样“挖人才”
美国高校“挖人才”有一套完整的动作理念和制衡机制。
杜克大学医学院教授王小凡介绍说,在美国,不论公立还是私立大学,引进诺贝尔奖得主或美国科学院院士,并不会从政府那里多得到资金支持。不仅如此,“荣誉帽子”是有保鲜期的,吃老本的人才不是香饽饽。杜克大学曾高薪聘请某美国科学院院士担任一个大型研究所所长,但每5年一次的评估,连续两次都不如人意。最终,杜克大学解除其所长职务,停拨学校为其提供的研究资金,这位院士灰头土脸地辞职走人。
虽如此,政府的软性调节也是存在的。比如,美国联邦政府在发放科研基金时,会略略偏向“弱州”。王小凡说,美国有20多个州在生物医学领域缺乏一流院校,属于“弱州”。美国联邦政府提供科研基金时,很注重参与审批学者的地域代表性,甚至有些专项只允许来自“弱州”的高校申请。这样一来,“强州”大河有水,“弱州”小溪也无断流之虞。
王小凡说,许多美国高校都有中长期发展规划,根据本校重点科研方向,经过科学认证,最后确定“挖”什么人才。并且招聘人才时,一人一议,集体决策,过程透明,学校或院系领导不能拍脑门独自说了算,院系教授参与面试和最终决定。(摘自《新华每日电讯》徐剑梅/文)
杜克大学医学院教授王小凡介绍说,在美国,不论公立还是私立大学,引进诺贝尔奖得主或美国科学院院士,并不会从政府那里多得到资金支持。不仅如此,“荣誉帽子”是有保鲜期的,吃老本的人才不是香饽饽。杜克大学曾高薪聘请某美国科学院院士担任一个大型研究所所长,但每5年一次的评估,连续两次都不如人意。最终,杜克大学解除其所长职务,停拨学校为其提供的研究资金,这位院士灰头土脸地辞职走人。
虽如此,政府的软性调节也是存在的。比如,美国联邦政府在发放科研基金时,会略略偏向“弱州”。王小凡说,美国有20多个州在生物医学领域缺乏一流院校,属于“弱州”。美国联邦政府提供科研基金时,很注重参与审批学者的地域代表性,甚至有些专项只允许来自“弱州”的高校申请。这样一来,“强州”大河有水,“弱州”小溪也无断流之虞。
王小凡说,许多美国高校都有中长期发展规划,根据本校重点科研方向,经过科学认证,最后确定“挖”什么人才。并且招聘人才时,一人一议,集体决策,过程透明,学校或院系领导不能拍脑门独自说了算,院系教授参与面试和最终决定。(摘自《新华每日电讯》徐剑梅/文)